初中历史_明朝君权的加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精选1).doc

初中历史_明朝君权的加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精选1).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6课明朝君权的加强》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知道明朝的建立。通过皇权的强化和“八股取士”,初步理解皇帝专权的弊端。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明朝建立,归纳和掌握明太祖和明成祖加强君权的措施,了解靖难之役和迁都北京等基本史实,理解厂卫特务机构的实质和八股取士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通过阅读教材和相关史料,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的归纳、比较和分析。通过多媒体展示历史资料、图片、视频等进行形象直观的教学,加深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明朝君权的加强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但也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渐趋衰落。通过分析明朝专制统治的危害,初步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 教学重点: 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教学难点: 八股取士 教学过程: 导入:播放视频《朱元璋的画像之谜》 作为一个历史老师,我非常喜欢看鉴宝类的节目,前几天看到非常有趣一期节目,《朱元璋的画像之谜》,他的画像有什么迷呢?请同学们看一段视频。 一个人怎么能有两张面孔呢?莫非他整容了,其实,这极有可能是人们对他有不同的看法所造成的,那历史中的朱元璋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呢?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也许会得到答案。 今天我们将从以下三板块进行学习:乱世英雄建帝权;处心积虑强君权;靖难削藩更集权。 下面就让我们从朱元璋的档案开始吧。(出示档案)朱元璋出身贫农,从小就给地主家放牛,后来为什么去当和尚呢? 1352年——1368年,他为什么放着和尚不做,偏要冒着生命危险去造反呢?(生答),由于元朝末年,政治腐败,灾祸连连本想做个和尚混口饭吃,但由于战乱和尚也做不下去了,于是他加入了郭子兴的起义军,他虽然出身布衣,却是足智多谋,英勇善战,后来就成为这支起义军的首领,他率领队伍南征北战,建立了明朝。请同学们赶紧找到明朝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 过渡:朱元璋由一届布衣变成了皇帝,他就想,如何才能加强自己的权力,让江山永固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朱元璋是如何处心积虑地加强君权的。他的改革是从机构改革开始的,明朝初年继续沿用元朝的行省制度,但朱元璋发现这种制度存在严重的弊端,请同学们看两段材料: 材料一:胡惟庸由右丞相升任左丞相。胡门生故吏遍于朝野,形成一个势力集团。一天,胡惟庸的儿子骑马跌落马下,被一辆过路的马车压了,胡惟庸将马夫抓住,随即杀死。 材料二:行省长官:“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掌管)之” --《百官志》 你能从材料中找到行省制度存在的弊端吗?(生答) 丞相和行省长官的权力大了,必然会威胁到皇权,所以朱元璋对行政制度进行了改革,请同学们看一下,改革前后的对比,你发现了什么变化。(生答)在中央废丞相权力分给了六部,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三司只属于中央,这样就加强了皇权。 过渡:他不仅废除机构,还首创了一个机构——锦衣卫。(播放视频)请同学们结合视频和课本知识总结锦衣卫的主要职责和特点。(生答)教师解释图片,由于锦衣卫不受法律的约束,他们的权利极大,遍布全国。请同学们看一段小故事(宋濂请客的故事),(生读) 想一想:朱元璋为什么对宋濂请客的事情了如指掌?这件事会对文武百官有什么影响?(生答)正是有了锦衣卫,朱元璋才能“安然朝中坐,却知天下事。” 过度:朱元璋不仅对臣民进行行为上的控制,他还想控制臣民的思想,于是他对科举考试进行了改革。我们先回顾一下科举考试:隋文帝分科考试,成为科举的雏形;隋炀帝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到了唐朝得以完善,那到了明清时期科举制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呢?请同学们完成表格内容看看明朝科举制的特点。(给学生留3分钟的时间完成表格,并讨论完善然后展示,教师进行点拨归纳) 什么是八股文呢?请看一段视频。请同学们结合刚才我们填的表格和材料想一想,八股取士有什么危害呢?(学生根据刚才的表格和出示的材料讨论八股取士的危害)。正如明末思想家顾炎武说的: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的坑儒啊。 同学们你能总结一下朱元璋为加强君权采取了哪些措施吗?(生答)“两废一增一改革” 过渡:朱元璋在加强君权的同时,为了巩固统治,先后把众多的子孙封到各地做藩王,授予军事大权。他这样做真能巩固统治吗?下面我们来看第三板块:靖难削藩更集权。 朱元璋死后,他的孙子建文帝即位,他看到藩王的权力增大威胁到了皇权,于是决定削藩。这引起了藩王的不满,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建文帝懦弱迂腐,而他的叔叔朱棣却精于谋略,善于用兵,结果朱棣取得了胜利, 燕王朱棣做了皇帝,他就是明成祖,请同学们看一下课本,总结一下我为了加强皇权采取了哪些措施呢?(生答)师解释每一条:为什么要迁都北京?(生答)明成祖以反对削藩为借口起兵,现在他做了皇帝为什么要继续削藩呢?(生答)明成祖是藩王起家,他深知藩王的存在对皇权的威胁,所以他做了皇帝后继续削藩,同学们东

文档评论(0)

ehuan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505200300001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