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历史教学中的导入新课
福州第三十七中学 何颖莉
导入新课是中学教学中第一个重要环节,有如戏剧中的序幕。一个好的开头,直接关系着这节课的教学效果。如果教师一上课就照本宣科,平铺直叙,就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因此,必须讲究引导艺术,尽可能一开始就引人入胜,把学生吸引到课文中来, 经过多年教学经验, 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导入新课。
一、 用故事吸引学生来导入新课
中学生由于处于特定年龄层次, 其爱玩天性并未改变, 特别爱听故事。 在教学一开始,针对性讲述小故事, 可以激发学生兴趣。 当学生注意力被吸引过来时,就可以很自然进行新课教学。例如:讲春秋战国的纷争时可以引入“纸上谈兵、
围魏救赵”的故事,在讲《宋金南北对峙》一课时引入岳飞抗金的故事。在讲故事时必须短小精悍,同时注意故事真实性和生动性,并要切合课文。二、 设置悬念来导入新课
经过课间活动, 学生的思维往往停留在亢奋状态, 要在上课一开始就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顺利进行下面新课教学, 可以充分利用初中生好奇、 求知欲旺盛的心理特点,设置悬念。例如:在讲拿破仑一课时,我是这样设计的:拿破仑是历史上一个叱咤风云的人物,但人们对他的主人褒贬不一,有人称他为英雄,有人骂他是“恶魔” ,当他壮年时,却不幸英年早逝,关于他的死因,有人说他是病死的,也有人说他是被人害死的,他的死因至今仍是个历史之谜,那么,拿破仑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呢?就这样的悬念设置, 学生就迫切地想了解其中的奥秘,学生的注意力能很快在自然状态中顺利迁移到教学中来, 很好完成了导入新课任务。
三、 运用图片来导入新课
历史讲述的都是过去发生的事情, 年代久远。要把历史上的内容用抽象变直观、具体、由遥远拉到眼前,变静态变动态,对学生才会有较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运用图片,精心设计导言就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实践证明这种设计的效果显
著,如教学《美国独立战争》 时,本人就出示了一张美国国旗图片, 然后问学生:
这是什么国家国旗?学生回答:美国国旗。我继续问到,美国国旗是星条旗,大
家注意观察一下, 上面有十三道红白相间的条纹和五十颗白色的五角星, 那么五十颗星代表什么?十三道条纹又代表什么呢?通过这一看一讲一问, 学生的注意力就会集中到课文的学习上来, 并在求知欲作用下积极思考,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顺利入门了。
四、 充分利用课前导言来导入新课
初中历史新教材的一个显著特点, 就是多了新课前导言, 这些导言有的是对一段历史简要概括, 对了解历史知识体系大有好处; 有的联系旧课导入新课, 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有的巧设悬念,提出问题,发人深思,一段段短小精辟的导言,富有启发性, 能使学生产生对知识的关切和渴望。 教学中,我就注意引导学生采用集体朗读、学生自读、教师启发等方式巧用导言,导入新课,以集中学生注意
力,为讲授新课做好准备。例如:讲《秦末农民战争和楚汉之争》一课时,我就要求学生自读课前导言: “赫赫一时的秦朝为什么会迅速灭亡?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是怎样发生的?对历史起了什么作用?楚汉战争是谁同谁的战争?破釜沉舟、 四面楚歌这些成语包含着哪些惊心动魄的历史场面?你们想知道这些生动的内容吗?请看下面的课文。 ”这样的课前导言简直就是准备好的设疑,悬念导入,一下子就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五、 联系生活来导入新课
日常生活中的很多现象, 都是与历史有关联的, 如端午节为了纪念战国时期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 福州特有的光饼是为了纪念戚继光抗倭, 我们用的电灯泡是爱迪生发明的等等, 在导入新课时, 把历史与今天的生活联系起来, 与时事社会、国际关系、民俗文化等生活现象联系起来,然后追根溯源,探寻原因,
很容易就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导入新课是一种教学艺术。巧妙地使用好开课几分钟,无论是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活跃课堂气氛, 还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都是大有益
处的,往往能明显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