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记承天寺夜游
教学过程 :
一、 导入
一轮明月不知牵动了多少古人的情肠, 他们或借月抒写相思愁绪, 或借月表达美好祝愿。当苏轼因莫须有的罪名被贬黄州, 他会借月抒发什么样的情怀呢?那就让我们同游承天寺, 与苏轼一起欣赏那别具一格的月色, 品味那些凝固在文字中的美吧。那么,同学们知道那些咏月的诗句呢?(抽生回答,教师展示)
月亮是所有思念者最圆满也最遥远的慰藉。 那么,就让我们乘着那片月色, 一起走进课文吧。
二、初读感知
1、自读课文( 3 分钟)
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情感
2、读懂文意( 3 分钟)
① 、自己根据注释口译课文 ,不会的地方用笔划出来;
②、将不懂的字词与同桌讨论;
③、解决不了的提出来全班共同讨论。展示重点词语(红色字词)
2)考考你(学习大组 PK)
①重点字词 ②翻译句子
3、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复述课文)
温馨提示: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作者因月色入户, 想到没有能够一起交谈取乐的人, 于是到承天寺找张怀民。两人一起漫步在中庭,看见月光如水的美景。主要内容:寻友、赏月、抒怀
三、 再读品味
1、 读懂景色
作者看到的月色如何呢?找出文中写景的句子。 (齐读、赏析)
这历来被誉为写月色的绝唱。你觉得是什么原因?(请自选角度实行赏析 )
⑴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你读到的月夜景色 。
(庭院里自上而下,都像充满了透明清澈的水一样,而水中呢?水藻、荇菜参差错
落,互相交错,清影婆娑,简直就是一幅天然的水墨画。 )
⑵请你用一两个词语描述你看到这样的月色后的感受? (提示:空灵、皎洁、明净、
澄澈、清凉)学生板书。
(作者用几句精炼的话就描绘出了一个宁静淡雅的境界,将冷月清光描摹到了极处。 )
①、联想自然,比喻巧妙。②、以影写光,虚实相生。③、用词之妙,动静相承。
2、再读悟情
齐读: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 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
相与步于中庭;
小组讨论:作者为什么要夜游承天寺?他的心情有些什么变化呢?
欣然 — 无与为乐(微憾) — 遂(不假思索中的激动) — 寻(急切访友的心意) —亦
(“心有灵犀一点通 ”,同好相知的喜悦) —相与步(平和从容)
2、 读懂作者
看到这样的美景,苏轼有何感慨? 默读抒情议论部分文字。
合作探究:具体说说作者夜游的感慨: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
人者耳”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这是什么样的人?
“闲人 ”是什么意思?)
明确:“闲人”,即清闲的人,这里并非是指闲极无聊、无所事事的人,而是包含复杂的意味。首先,“闲人”指具有闲情雅致的人。其次, “闲人”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作者在政治上有远大的抱负,但是被一贬再贬,流落黄州,不为俗务所累,能够悠然赏景。故,赏月“闲人”的自得只不过是被贬“闲人”的自慰罢了
四、 语文人生
1、走进作者
①写作背景
熙宁二年( 1069)苏轼因上书反对新法被迫离京。后十年先后调任杭州、密州、徐州、
湖州等地。 元丰二年( 1079 年),因有人故意扭曲他的诗句,说他诽谤朝廷,苏轼
被捕下狱,坐牢 103 天,几次濒临砍头之险,史称“乌台诗案” 。
出狱后被降职为黄州团练副使, 但“不得签书公事” ,也就是做着有名无职的闲官。
这个职位相当低微, 苏轼便带领家在城外东坡开垦荒地, 种田帮补生计。 此时的苏
轼,近乎流放。 张怀民当时也被贬官黄州 ,住在城南承天寺。
苏轼在熙宁四年(1071)因对王安石变法持不同政见而自请外任。朝廷派他
去当杭州通判,三年任满转任密州太守。这首词是熙宁七年(1074)冬与同僚出城
打猎时所作(时年 40 岁)。
有人统计,苏轼一生担任过
30 个官职,遭贬
17 次,频频往返于庙堂和江湖之间。
②贬官杭州:我本无家更安住,故乡无此好湖山。
(34 岁时)
贬官黄州: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 46 岁时)
贬官惠州: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 60 岁时)
在写作本文前二年,作者自号
“东坡居士 ”
2、对话作者
① 苏轼在熙宁四年(1071)因对王安石变法持不同政见而自请外任。朝
廷派他去当杭州通判,三年任满转任密州太守。这首词是熙宁七年(10
74)冬与同僚出城打猎时所作(时年 40 岁)
江城子 密州出猎
②定 风 波
③念奴娇 ·赤壁怀古
④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
抱明月而长终。 —— 《前赤壁赋》
⑤三苏祠 竹柏摇霜,孤鹤南来,叹吾闲人迟暮;风月融情,大江东去,唱我烟
雨平生。千年常主
3、慧心独具识 “闲人 ” ①林语堂《苏东坡传》
“(在黄州)他给天下写出了四篇他笔下最精的作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部编)人教语文九年级上册《阅读14故乡》教案18.docx
- (部编)人教语文九年级上册《阅读14故乡》教案2.docx
- (部编)人教语文九年级上册《阅读14故乡》教案21.docx
- (部编)人教语文九年级上册《阅读14故乡》教案22.docx
- (部编)人教语文九年级上册《阅读14故乡》教案6.docx
- (部编)人教语文九年级上册《阅读14故乡》教案8.docx
- (部编)人教语文九年级上册《阅读15我的叔叔于勒》教案1.docx
- (部编)人教语文九年级上册《阅读15我的叔叔于勒》教案12.docx
- (部编)人教语文九年级上册《阅读15我的叔叔于勒》教案13.docx
- (部编)人教语文九年级上册《阅读15我的叔叔于勒》教案14.docx
- 强化训练-鲁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二十章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专题练习试卷(附答案详解).docx
- 强化训练-鲁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二十章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专题攻克试题(解析版).docx
- 强化训练-鲁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二十章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专题测评试题(含详细解析).docx
- 强化训练-鲁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二十章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专题练习试题(含答案及解析).docx
- 强化训练-鲁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二十章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专项训练练习题.docx
- 铜仁地区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及答案详解(必刷).docx
- 强化训练-鲁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二十章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专项练习试题(详解).docx
- 强化训练-鲁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二十章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专项练习试题(解析版).docx
- 强化训练-鲁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二十章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专项训练试题(解析版).docx
- 铜仁地区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及答案详解(夺冠系列).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