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_2稻黄果香秋收忙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小学道德与法治_2稻黄果香秋收忙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粒粒皆辛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情感与态度:爱惜农民的劳动成果,并尊敬付出劳动的人。 行为与习惯: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珍惜粮食、勤俭节约的文明行为习惯。 知识与技能:能与同伴交流、分享、反思探究的过程或成果。 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习使用观察、比较、调查、收集资料等方法进行简单的生活和社会探究活动。 教学过程: (课前强调小组的组建及评价方式,强调上课纪律和举手回答问题。) 古诗导入引出粮食的由来(3分钟)? 师:同学们,看到这幅图,你想到了什么?(课件出示《悯农》的图片)生:悯农这首诗。 师:谁来读? 生读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首诗。 生齐读 师:《悯农》这首诗让我们从小就知道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板书粒粒皆辛苦) 二、初步探究粮食的生产过程(12分钟) 活动一:粮食是怎么来的?(粮食的生产过程)(5分钟) 师:同学们,你知道这一粒粒粮食到底是怎么来的吗?(指着板书“粒粒”)我们以常见的小麦为例,请在小组内讨论一下,小麦的生产过程有哪些呢?生讨论。 师:刚才小组合作讨论了小麦的生产过程。下面请同学来说一说,你都知道小麦的生产过程有哪些? 生说,但不全面。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但是小麦完整的生产过程还需要很多环节来完成。我们来看:(课件出示小麦粮食生产的完整过程) 师:这就是小麦的生产过程。小麦的生产过程要经历这么多的步骤,从播种到收获还需要好几个月,这么长的时间,这都说明了什么呢? 师:是啊,粮食来得真不容易!下面我们来体验一下小麦的收割这一劳动过程。 活动二:场景体验验感受辛苦(7分钟) 师:我需要一名小助手的帮忙,谁来? 生上台 师:我们先看收割要求:(课件出示收割要求) 1.动作:弯腰,两腿叉开一前一后并弯曲,一手拿镰刀,一手握住麦杆。 2.时间:两分钟内看谁收割的麦子最多。 师:时间到,我来采访一下各位小农夫,你现在身体有什么感觉? 生1说 生2说 师:同学们刚才只是体验了短短的两分钟,就感觉到腰酸背疼。但是农民们为能让成熟的小麦尽早装进粮仓,争分夺秒,可能一上午,一整天都需要重复着这样的动作,哪还顾得上腰酸背疼,哪还顾得上汗流浃背啊。听到这里,同学们,你想对农民们说些什么? 生说农民们不容易。 师:是呀,每一粒粮食都饱含着农民辛勤的汗水,一粒粮食就是一滴汗,真是粒粒皆辛苦啊!(指向板书:粒粒皆辛苦)让我们再来读一读《悯农》这首诗吧! 三、行为导引,怎样做到珍惜粮食。(20分钟) 活动三:情形再现,珍惜成果(10分钟) 师:既然粮食来得这么不容易,农民这么辛苦,那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粮食呢?生:珍惜粮食,不浪费。 师:是啊,珍惜、节约粮食,就是珍惜农民们的劳动成果。(板书:珍惜劳动成果) 师:如果在生活中遇到下面这几种情形,你会怎么办呢?(课件出示三种情形)自己思考一下。 一回到家,我就闻到了妈妈蒸的又香又大的馒头,于是就拿起一个吃起来,可是吃到一半时却吃不下了。 生:放起来,留着下次吃; 师:为了不吃剩下的馒头,我们还可以怎么做呢? 生:以后吃多少掰多少。 师:对,做到心中有数,珍惜农民的劳动成果,也尊重妈妈的付出。 今天中午去小饭桌吃饭,刚吃了几口,觉得不好吃,就不想吃了。 生:不能挑食;生:勉强吃一点。 师:每种食物中都有我们所需要的营养,我们都需要汲取。所以生活中我们尽量做到不偏食,不挑食。 3.周末为了给爷爷过生日,我们去饭店吃饭。吃完饭,剩了一桌子饭菜。 生:打包带回家吃; 师:打包很好,但打包回去的饭菜一是不新鲜、口感不好了,二是放置时间长了的饭菜我们坚决不能吃。那我们怎么做才能少打包或不打包呢? 师:合理点餐,能吃多少点多少。 师:同学们,刚才说得都非常好。那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生说 师:是啊,因为粮食来之不易,所以粒粒皆辛苦;因为农民们很辛苦,所以我们要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活动四:小小评论家(5分钟) 师:同学们,我们都知道,开餐馆都希望顾客多吃多光顾,但有个刘老板开的餐馆却限量点餐,顾客不“光盘”下次来不接待,甚至“赶走”顾客的事情在他店里也时有发生。对这个小餐馆的这种招待顾客的做法,你们怎么看呢?请在小组里讨论一下。 生讨论。 师:是啊,每道菜都是厨师认真做出来的,顾客做到吃多少点多少,不浪费吃完了就是对厨师劳动最大的尊重,这样的顾客也会赢得厨师的尊重,赢得我们的尊重。 师:“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子家训》中的这句话时刻着告诫我们 要勤俭节约,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平常衣食住行饱含着各行各业劳动人民的辛勤汗水,做到勤俭节约就是对这些劳动者们最好的尊重。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句话,让它时刻响在我们的耳边吧! 活动五:宣传标语(6分钟) 师:同学们,为了让更多的人都能做到珍惜粮食,联合国规定每年的10月16日为世界粮食日,呼吁人们一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ehuan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505200300001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