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非虚构写作者和她的“地平线”谷雨推荐.docxVIP

一位非虚构写作者和她的“地平线”谷雨推荐.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位非虚构写作者和她的“地平线” 谷雨推荐 编者按在寻找优秀非虚构创作者的路途上,谷雨并不孤 单。两个月前,非虚构平台“地平线”正式上线。作为“非虚构 创作联盟”的一员,“地平线”的独特之处在于:这是一家致力 于支持非虚构写作的民间机构。 “地平线”的发起人三桃也是一名非虚构写作者,她深知并理 解写作者在创作过程中的困难。离开《人民日报》之后,三 桃决定尝试一些新东西。她希望,有一个平台能够为写作者提供尽可能多的支持,于是,“地平线”诞生了。 现在,“地平线”启动理事招募,它期待任何数量的资金和任何形式的支持,以此扶持写作者,让好的创作计划得以生根发芽。“地平线”诞生记作者:三桃一 我住在一个偏离城市核心区的新城,标志物是从西南五环拐入京良路后进入眼帘的一片三层建筑群,一个顶部尖尖的长方体标志牌竖立在高架桥边,上面写着“首创奥特莱斯”。周围旷野丛林中散落着从北京城蔓延出的一个个新楼盘。一年前,我借着媒体人不用坐班的优势搬到这里,享受着空旷的林地和城市新楼崛起的新生感。 大多衣着时尚的年轻人和刚刚添丁的年轻夫妇携同老人住在这里的新社区,上班族一般会选择坐着地铁出发,花一两 个小时到达办公地。这里预示着偏离财富与核心,也预示着新贵和希望。 一年前的冬季,我从这里出发,开始又一次的异地采访。作为一个刚刚产子的妈妈,我试图在一个市场化的纸媒中与社会同步。报选题、出差、采访和熬夜赶稿 几个月大的孩子等待怀抱和抚慰。当我在电梯和楼道里听到孩子撕裂的哭声,我拖着行李箱返回,推开家门,然后再次离开,当我第三次重新推开家门的时候,我决定放弃这份工作,我开始考虑如何延续我的写作生涯。 我开始自由撰稿解决日常开销,发现会写字的人必然不会饿到自己。我给几家媒体撰稿,只用花过去四分之一的时间就能获得做记者的一大半工资。我觉得自己就应该是这样可爱的闲杂人等,穿着 T 恤、吊裆裤,不用化妆,轻松自在地翘着二郎腿在咖啡馆写东西。 二 北京各大报刊的办公地都能显示出一种时光与文化交错的 气质。我曾在《人民日报》 的大院工作了近六年。 一到秋季,那里的柿子树上橙红一片, 柿子被鸟类自然啄食, 散落一地。走进海外版那栋独立的老报刊楼,脚底是磨损得看不出颜色 的大理石地板,踩上去没有声音。在过道里,一个个办公室的大门透出白亮的自然光,同事擦身而过,你无法清晰辨认他的脸部,只能凭感觉打招呼。 之后,我在一家市场化的财经报纸经历了一段难忘的时光。 在安定门安德路的一个老社区,那张报纸经历了十四个春秋, 并在在几年前搬进了社区里一所被舍弃的幼儿园里。这是一 个带院的五层小楼,墙壁上的卡通图像和彩色油漆仍依稀可 见,院子里有一个球场, 处处仍在昭示着初始的童心与梦想。 经历数次改版,这张报纸最终成为一家专注财经深度报道的 周报。在这里近一年的时光里,平等、竞争的市场化机制让 我感到欣喜,同时我也感觉到,一种媒介技术的衰落和媒体 环境的细微变化会影响到每一个内容生产者。众多优秀的记 者在寻找一种采访的方式和技能,寻找一种完美的文本,去 达到记录和创作的最高境界。 但在同一个媒体环境里,持续多年的生产模式已经成型,采访的艰难、报道尺度的忧虑、自身回报的不满、创新与突破的自我抗争与沮丧,种种诉求、实践与结果的不平衡在淡黄色的新闻纸中隐藏,随着人员的变迁、机构的调整而显露。 离开报社后, 我开始给媒体撰稿。 自由撰稿写作快、 产出高,但也会存在另外一个问题,自由撰稿人没有从业身份,因而 写作者无法全力投入进行大量采访调查。对于一篇高品质的稿件来讲,千字数百到一千元的稿费基本无法抵消创作的成本,因而,自由撰稿人往往从经济性来权衡稿件写作的投入。过去一年,我似乎坐看时光的流逝和城市楼群的生长。奥特 莱斯背后的楼盘从新开大盘到如今, 变成了“商品房已售罄”。 在奥特莱斯商场,仙踪林餐厅从一楼搬到了地下一层,整个餐厅仍然只有唯一的客人,它成了我的专属写作场所。半年前,我坐在一个角落敲打着键盘,以字谋生。我想写一篇长篇的非虚构作品,记录少数民族儿童的生活、梦想;后来我想写一部科技类的纪实作品,叫“能源互联网来袭”,那时我的朋友正在创业这样一家能源互联网公司,而我用了一半的时间参与了公司的事务。 所有的状态都是未定,但我内心十分坚定,写作是我永远坚持的事。我的写作计划无法开启,要真正写出一篇真实而有力度的作品,我需要去调查、采访、查阅资料、感悟那个主题中的世界,而如今我却在为解决生计蜗居在咖啡馆,研究二手资料,用简短的电话采访迎合媒体当下易碎品的需要。我想,如果有人能够解决我的写作投入,让我开始探索一个世界,连续而深入地记录社会细微的一角,我甚至不需要未来的任何收益。作为独立写作者,我需要一个平台和有力的支持,来完成一部非虚构作品的创作。 我并非平庸之辈,亦非出类拔萃,而过去我总是保持在中

文档评论(0)

130****6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