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好绿水青山发展经.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念好绿水青山发展经 念好绿水青山发展经 ——生态文明、生态现代化与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问题 2014 年 07 月 28 日 20:01:26 一、生态文明的坎坷发展 一是人类生态文明的艰难起步。在原始社会生产条件下,人 们对绿水青山的珍爱,主要出于对大自然的敬畏。一方面, 绿水青山为人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衣食所需;另一方 面,洪水猛兽也不时给人们造成大大小小的灾难。至今,我 们不少民族仍有这样一些远古的历史记忆。佤族的史诗中唱 道:“那时洪水曾漫天下,那时到处是拦路虎;为了记载曾 经的生活啊,祖先刻画下多少崖画。 ”这种生存状况,说明 人们对大自然的认识还非常有限。同时,人对大自然的敬畏 也是原始的,有意无意破坏生态的行为也是存在的。有的学 者认为,一些古老文明的消亡,就有人为破坏生态平衡的原 因。我国各个民族则走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我们有个大禹 治水的故事,据说从禹的父亲鲧开始治水,到处筑堤修坝、 堵截洪水,花了九年时间也没啥成效,最终把命也搭上了; 禹接过治水的接力棒, 继续跋山涉水, 与大江大河斗智斗勇,又花了十三年时间,终于疏通了河道,平息了水患。 二是人类生态文明的孩童阶段。主要是农牧业文明时期,人 们对绿水青山的珍爱,具有了更加丰富的经济社会文化思想 内涵。一个根本原因, 在于人类逐渐从大自然面前站起来了, 除了讲敬畏自然,还讲人定胜天,开始理性认识绿水青山, 甚至创造性地建设起不少聚宝盆般的生态工程。比如,两千 多年前的都江堰,神奇般地趋利避害,使洪水滚滚去,财富 源源来,使得人们对江河的情感与审美别有一番滋味。 又如,我们的哈尼梯田,千百年来,呵护了山水,养育着人民,绿 水青山,生生不息,堪称农业生态发展的一面镜子。长期的农牧业生产生活实践孕育了“树木以时伐焉,禽兽以时杀 焉”,“顺天时,量地利” ,“地力常新”等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思想萌芽。然而,这个历史时期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科技水平总体上还是低下的,特别是工业经济还不发达,再加上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使得绿水青山难以成为人人受益的金山银山。广大农民靠天吃饭,不少人一辈子都没有走出过大山,生态与贫困画上了等号。 三是生态文明的现代化反思。从农牧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后,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急剧提高,大规模生产与消费使得人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不断紧张起来。在工业化早期,英国 就发生了 “羊吃人” 的圈地运动。 那些原本温情脉脉的绿水、青山、牧场、田园,一旦受到资本的驱使,就如同中了魔咒一般疯狂起来。几百年传统工业化道路,牺牲了多少大美环 境,也打碎了多少田园梦境。一直到今天,不少地方的居民 依然在饱尝生态恶化的苦果。人们开始在新的更高生产力水 平、科技水平的基础上反思传统生态文明的历史经验、传统 工业化道路的教训,以及生态文明与工业化的关系。生态问 题,表面上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实质则是落后的生产关 系所致。要更加尊重绿水青山背后的群众利益,使绿水青山 在资本面前挺起胸膛,以好山好水好价钱服务民生。要把工 业化引导到生态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的轨道上来,使 流水线上的职工从大规模生产与消费中获得更大的生态利 益回报,更加珍爱绿水青山这搬不走的金山银山。 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新中国成立后,我们 党很早就把生态文明纳入社会主义建设的视野。 1956 年,毛 泽东同志在《论十大关系》中强调: “天上的空气,地上的 森林,地下的宝藏,都是建设社会主义所需要的重要因素” , 并深刻地揭示了绿水青山背后的重大社会经济关系,明确指 出“必须搞好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 。经过社会主义革命、 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长期积累,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中央提 出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着力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部地区。从党的十六大把“生态良好”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直到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布局,反映了我们党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破解生态现代化难题的决心。当前,全国各地正按照党的十八大和 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二、生态现代化的五个重点问题 生态现代化,通俗地说,就是要在绿水青山中过上好日子。好日子是一个与时俱进、富而思进的概念。在现代社会,人们头脑中的好日子恐怕离不开工业产品、现代服务与文化的大规模消费。大规模消费,又离不开大规模生产。只有将现代大规模生产与消费建立在生态文明的基础上,我们才能不断实现生态现代化。否则,守着绿水青山过穷日子,用不起汽车、电脑、彩电、冰箱,那么所谓生态文明是没有吸引力的;或者毁掉绿水青山富起来,有钱也买不到新鲜空气、喝不上干净水,那么所谓“好日子”

文档评论(0)

130****6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