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敦煌莫高窟B465窟题记调研报告
为了弄清楚B465窟(即第465窟)题记以及根据这些题记 为洞窟断代提供材料, 2014 年经敦煌研究院科研处与中央民族 大学少数民族语言与古籍研究所协商, 决定合作研究“敦煌莫高 窟北区第 464、465 窟回鹘文题记”,并签订协议,分别由敦煌 研究院彭金章研究员和中央民族大学张铁山教授组队合作进行 研究。一组由敦煌研究院彭金章研究员负责, 组织人员对第 464、 465窟回鹘文题记进行拍照①。另一组由中央民族大学张铁山教 授负责,组织人员对第 464、465窟回鹘文题记进行释读和考证。 本文即是该合作研究的成果之一②。
我们于 2014 年 5 月 11 日进入第 464、 465 窟,对需要拍摄 的内容进行现场规划。 随后先拍摄第 464窟的题记,共拍摄了两 天半。 5 月 14 日下午开始对第 465 窟进行拍摄,拍摄了一天半。 5 月 16 日离开敦煌莫高窟。第 464、465 窟题记的拍摄工作,时 间安排紧凑,人员配备齐全,各方齐心协力,工作进行得非常顺 利。
敦煌莫高窟第 465 窟位于北区崖面 E 段,属于该区崖面从上 至下的第三层石窟。第 465 窟由前室、中室、后室组成。前室已 不存,现为 20世纪 80 年代修建的混凝土台阶及栏杆 [1] 。
一 第 465 窟题记集录
中室甬道南壁的上部有朱书汉文题记六行:
……昌府□塔寺僧人
……逵吉祥秦州僧
……吉祥山丹口
……于元统三年
……八日到此秘密寺
……记耳
中室东壁北侧上部有多条墨书汉文、回鹘文、藏文题记,大 多漫漶不清(图 1)。
中室东壁北侧汉文题记可识者主要有: 至正十四年二月十六日宁夏在城人焦子仪米狗义一行二人 到此记耳
至正十三年五月初十日…… 至正十三年五月初十宁夏路严净院僧赵福藏何福信彭福彦 李福丘安和尚永昌路蒙法吉祥一行五人焚香礼拜到此记耳
至正十三年……
至正十三年□月……
麻尼八弥?耍了拇r ?
帝释、黄帝……
回鹘文、藏文题记可识者均为“麻尼八弥 ?恕薄? 中室东壁南侧墨书“至正十七年……” 中室南壁东侧刻划汉文“……至顺三年八月廿日到此记 耳”。中部墨书西夏文题记一行,汉 ?g为“烧施作者长
法……” [2]刻划西夏文两行,汉译为(1) “七字咒十七万”,
( 2)“长咒一万八千” [2] 。 另有漫漶不清层层叠叠刻划的回鹘 文、藏文题记。
中室西壁南侧刻划“泰定贰年正月廿三日佛喻各往……”、 “宣光三年凌住到此题记”及其他汉文题记和一行藏文题记 (图 2)。
中室北壁中部佛塔绘画的两侧存有土红色汉文题记: “至正 二十八年五月我小僧飞佛奴写也”、 “至正”、 “至正十七年正 月……”、“至大二年四月十五日”、“至正十二年……”;墨 书“大元至正十七年……”题记及汉文““麻尼八弥 ?恕薄11.伧
轿摹傲 ?字真言”等(图 3)。
中室四壁上残存的各种文字题记虽然很多,但大多模糊不 清,且有纪年的不多。从这些有纪年的题记中可以看出,纪年最 早的题记是“至大二年四月十五日”,即 1309年。其余大多为
“至正”(1341—1368)年间题记。因此,我们认为, B465窟
建窟的下限时间不会晚于元至大年间,即 1 4世纪初叶之前。
后室东壁门南侧有藏文题记一条: bod lo nyi shu lnga dur khrod chatshang bzhens,汉译“蕃二十五年全窟建成” (图 4)。
二 关于几条题记的讨论
目前学术界对第 465 窟的研究多集中在断代问题上。 1942—1943 年,谢稚柳曾记录了该窟壁画图像的汉字与藏文名 称,他确定该窟为吐蕃窟 [3] 。金维诺也把此窟定为唐代吐蕃窟
[4] 。敦煌研究院编的《敦煌石窟内容总录》将第 465 窟定为元
窟 [5] 。北京大学宿白考察了此窟,将其定为 14 世纪或 13 世纪
后半叶,即元窟或蒙元窟 [6] 。敦煌研究院杨雄认定此窟为蒙元 窟[7] 。近几年,谢继胜从洞窟造像等方面分析研究,提出来西 夏初期说 [8-10] 。以上观点大体上可归纳为吐蕃窟、西夏窟、蒙 元窟或元窟三种看法。
从题记来看,其中有几条题记对 B465 窟的断代有一定的帮 助。
“至大二年四月十五日”题记
至大二年即 1309 年。这是中室四壁上有纪年的最早题记。 其余大多为“至正” (1341 —1368)年间题记。因此,我们认为, 第 465窟建窟的下限时间不会晚于元至大年间,即 1 4世纪初叶 之前。再考虑到大多题记均为游人随意书写和刻划,可以认为, 该窟在 1309 年之前就已废弃不用。
“元统三年……八日到此秘密寺”题记 元统三年为 1335 年,由此可知,该窟元代称为秘密寺。
两处西夏文题记
B465窟中有两处西夏文题记,即中室南壁中部墨书西夏文 题记一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