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白居易《长恨歌》之“长恨”解读
白居易作《长恨歌》。以“长恨”作题目,以“天长地久有 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作结,通篇以“恨”贯之。后人多依据 陈鸿的“意者不但感其事。亦欲惩尤物,窒乱阶,垂于将来”对 本诗创作意图的解释,联系白居易创作《长恨歌》之际。万邦多 难,复兴难期的形势,将《长恨歌》中的“长恨”理解为诗人和 世人怨恨唐玄宗“重色”而导致了安史之乱的灾难性后果。 一般 说来。“恨”指怨恨。但又不是仅此一解, 《辞海》中还有“悔 恨。遗憾、仇视”等多种解释。 白居易在 《大林寺桃花》 诗中“人 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 中来”的“恨”, 就不单指怨恨。而还有“惋惜”“痛惜”之意, 而作者本人对《长恨歌》的自我诗评是“一篇长恨有风情。十首 秦吟近正声”。作为正声之外的感伤之诗、风情之作。诗人将其 风情演绎到了极致,其“长恨”二字也在其歌吟中含有多重寓 意。
一、“长恨”蕴含着主人公唐玄宗内心的极度痛苦和自责 诗中“天长地久有时尽, 此恨绵绵无绝期”, 极言恨之长久。 此句的“恨”与上文紧连, 应为唐玄宗杨贵妃均“恨”。 但就诗 而言,首先写贵妃得宠三十句(“汉皇重色思倾国……尽日君王 看不足”),继而贵妃之死十二句(“黄坡散漫风萧索……魂魄不 曾来入梦” ) ,后写道士觅妃四十四句 (“临邛道士鸿都客……此 恨绵绵无绝期” ) ,诗人用笔的轻重主次详略显而易见,以道士 觅妃篇幅最大,思妃次之,得宠再次,贵妃之死所用笔墨最少。 所以这“恨”主要指唐玄宗之“恨”。
玄宗的长恨蕴含了撕裂灵魂的痛苦。 玄宗虽然是个无所不能 的皇帝, 但是他同样不能超越封建制度对他的规定。 不能逾越社 会规定和指派给他的角色, 他的悲伤痛苦有对昔日繁荣消亡的惋 惜,有沦落失势的悲哀和无奈, 更多的是“孤灯挑尽未成眼”时 对杨贵妃不尽的相思和深深的自责。 从社会角度看, 是“六君不 发”的外在势力杀掉了杨贵妃, 但曾为一代英主的玄宗心里应会 明白“在男权社会里, 女人是绝对不会有那么大的力量。 兴亡的 责任都应该男的负。”杨贵妃的死是一种“替罪羊”式的牺牲, 是杨贵妃用她的牺牲交换了自己的角色 (皇位) 。诗中写玄宗的相 思之苦,实际上是写玄宗给杨贵妃造成的悲剧为他灵魂深处带来 了一系列缠绕不解的复杂矛盾和难以言说的悲苦。 他得到了最美 的美人,然而他又不能不杀死她:他获得了最宝贵的爱情。然而 他又亲手葬送了他最宝贵的爱情: 他最爱她。 然而他又不能不杀 死她:他“亲手”杀死了她。又处于无限的思念、悲哀、痛苦之 中。这样,他不能不恨自己,痛恨、忏悔、谴责都是这“长恨” 的内容。
二、“长恨”选映着诗人自身情殇的苦闷和惆怅
“诗言志”又“诗缘情”, 《长恨歌》中又有诗人的“长恨” 之情。
元和元年冬十二月。白居易、陈鸿、隐士王质夫同游陕西周 至县仙游寺。与仙游寺隔河相望的便是杨贵妃当年香消玉殒的马 嵬坡。马嵬坡曾一杯黄土埋葬了绝代风华,也埋葬了盛世繁华, 曾为前朝隋文帝避暑行宫的仙游寺, 成了沧桑之变的见证。在此 他们不由话及当地流传已久的玄宗与杨贵妃悲欢离合的故事, “相与感叹,质夫举酒于乐天前曰:‘夫稀代之事,非遇出色之 才润色之。则与时消沉。乐天深于诗,多于情者也,试为歌之如 何?乐天因为《长恨歌》:白居易是一位“出色之才”深于诗”, 同时又是一位“多于情者”,正如他对自己这首诗创作意图所作 的解释“又有事务牵于外,情理动于内”,于是为李杨哀史。也 为自己的情殇哀史,吟唱了一支长恨之曲。
白居易早年与邻女湘灵真诚相爱,但不敢公开:离家之后。 又同有地位的杨汝士的妹妹订婚。 然而情感深处他不满意这门婚 事,还深深地无限地眷恋着湘灵。他在《潜别离》中这样诉说着 真情。“不得哭,潜别离:不得语,暗相思:两心之外无人知。 深笼夜锁独栖鸟,利剑春断连理枝。河水虽浊有清日。鸟头虽黑 有白时。唯有潜离与暗别。彼此甘心无后期 ! ”
一方面,他割舍不了自己的爱情。这是最真实最诚挚最刻骨 铭心的爱:另一方面。他又屈从于家庭与社会的门第观念,为了 仕途而割断了这种爱。爱而不得,只能散发成贯穿一生的伤情歌 吟:比肩连理的青春盟约,赠物表情永结始终的情语,念兹在兹 魂牵梦绕的相思。睹物思人物是人非的伤痛,心共花发无人解惜 的哀婉, “艳质无由见寒衾不可亲”的凄清。 生离死别永无后期 的长恨……那些连绵不绝的诗章与《长恨歌》对照来读,我们会 惊奇地发现。 两者的情感体验和表达方式乃至情深不永的结局极 其相似相通。可以说《长恨歌》诗行,栖伏着诗人青春初期的悸 动。明灭着诗人梦断情殇的泪光。诗人是因为情感的失落,而借
《长恨歌》 打造了一个情感极致的标本。 “谁以一种独特的方式 感知到自己, 就同时感知到一个独特的宇宙。 ”从对象自我化的 意义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