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与香山九老会.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白居易与香山九老会 乐天知命,故不忧。 ——周易 . 系辞上 “社” 最初指的是土地神, 先秦时期, 由“祀社”的群体行为演变为地 方行政单位, 士人集团以传承道统为旨归, 它的民间化直接孕育 了后世的社团组织。白莲社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第一个明确以 “社”命名的组织,中国古代结社意识亦由此觉醒,不过,真正 意义的文人社团出现在唐代。 中唐时幕府诗人结“诗社”, “大 历十才子”是幕府诗人结社的代表。 “十才子”相继谢世后, 他 们的结社活动也趋于衰落, 真正对后世文人结社产生影响的当数 中唐诗人白居易晚年所结“香山九老会”。 结缘香山寺 “安史之乱”之后, 唐王朝由盛转衰, “牛李党争”日趋激 烈化,著作等身的平民诗人白居易即生活在这样的时代。 一般说来,元和十年以前, 白居易秉承“兼济天下”之宏志, 指陈时政,反对腐朽势力,创作上也颇活跃,倡行“文章合为时 而著, 歌诗合为事而作” (《与元九书》 ),著有《新乐府》《秦 中吟》等讽喻诗,具有很强的人民性。元和十年遭受沉重打击, 被贬江州。 遂一改早年“兼济之志”而“独善其身”, 一边“吏 隐”,一边与僧、道交游,以求与世事无忤,知足自保。与此相 应,创作了大量的感伤诗、闲适诗。政治仕途上屡次被贬,白居 易心情极度抑郁, 在他人生的后期便为自己安排了一条“中隐” 之路,以太子宾客的身份分司东都洛阳,于香山寺结“九老会”, 度过了他人生的最后十八年。《新唐书?白居易传》有记载:“居 易初遇宪宗时,事无不言,湔剔抉摩,多见听可,然为当路所忌, 遂摈斥,所蕴不能施,乃放意文酒。既复用,又皆幼君,偃蹇益 不合,居官辄病去,遂无立功名意。与弟行简、从祖弟敏中友爱。 东都所居履道里,疏沼种树,构石楼香山,凿八节滩,自号醉吟 先生,为之传。暮节惑浮屠道尤甚,至经月不食荤,称香山居士。 ” 白居易的暮年与香山结缘深厚,此处所提的“香山”指的是 古都洛阳城南的香山,不是北京西郊的“香山”。香山寺是龙门 石窟的十寺之一,始建于北魏熙平元年(公元 516 年)。唐垂拱 三年(公元 687 年),为安顿印度来华高僧地婆诃罗的遗身重建 佛寺。天授元年(公元 690 年),武则天在洛阳称帝,建立武周 王朝,武则天也是信佛之人,梁王武三思深知女皇对佛事信奉。 于是,武三思奏请女皇,敕名“香山寺”,并重修该寺。武则天 听从了武三思的建议,调拨银两,重修香山寺,重修后的香山寺 巍巍壮观,富丽堂皇。 唐太和六年(公元 832 年),白居易告老还乡,捐资重修香 山寺,并撰《修香山寺记》 : “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 龙门十寺,观游之胜,香山首焉。”白居易热爱香山,自号“香 山居士”。后来经常住在香山,并与如满和尚等人结成“香山九 老会”,吟咏于该寺的堂上林下。会昌六年( 846年),白居易 在洛阳履道里私第去世,家人遵嘱将其葬于香山寺附近如满法师 塔之侧 招邀知己结雅社 唐武宗会昌五年( 845 年)的春夏两季,白居易家中先后举 行了两次著名的聚会。 第一次聚会是在当年的春三月,与会的加上白居易共计七 人,有原怀州司马胡杲( 89岁)、原卫尉卿吉皎( 88 岁)、原 滋州刺史刘真( 87岁)、原龙武长史郑据( 85 岁)、原侍御史 内供奉卢真( 82 岁)、原永州刺史张浑( 77 岁)、原刑部尚书 白居易( 74 岁)。白居易曾作《七老会诗》:“七人五百七十 岁,拖紫纡朱垂白须。手里无金莫嗟叹,樽中有酒且欢娱。吟成 六韵神还壮,饮到三杯气尚粗。嵬峨犯歌教婢拍,婆娑醉舞遣孙 扶。天年过高二疏传,人数多于四皓图。除却三山五天竺,人间 此会更应无。” 当年夏天,白居易在洛阳履道坊中与八位寿星又一次举办逸 游文会。与宴者新添两位高寿老人, 136岁的李元爽和 95 岁的 僧如满。因白居易晚年号香山居士,故又称之为“香山九老会”。 白居易《九老图诗序》记载了这两次聚会:“会昌五年三月,胡 (杲)、吉(皎)、刘(真)、郑(据)、卢(真)、张(浑) 六贤,于东都敝居履道坊合尚齿之会。其年夏,又有二老,年貌 绝伦,同归故乡,亦来斯会。续命书姓名年齿,写其形貌,附于 图右,与前七老,题为《九老图》 ,仍以一绝赠之。 ”原注: “二 老,谓洛中遗老李元爽,年一百三十六,归洛;僧如满,年九十 五岁。”另,《新唐书?白居易传》所载之“九老”有原秘书监 狄兼谟和原河南尹卢贞,而无李元爽和僧如满。其实,据《九老 会诗序》和《九老图诗序》,狄、卢二人以年未七十,不预“九 老”之列,李元爽、僧如满应名列其中,此数人是白居易晚年交 游甚密的高年不仕人物。 这群平均年龄约九旬的老人不时游宴于香山龙门寺, 诗酒唱 酬。为此盛事,白居易写了《九老图诗》,着重描绘李、僧二老 的仙姿道骨:“雪作须眉云作衣,辽东华表鹤双归。当时一鹤犹 稀有,何况今逢

文档评论(0)

wumanduo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