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文化巨匠、诗人赵藩真迹的新发现.docxVIP

白族文化巨匠、诗人赵藩真迹的新发现.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白族文化巨匠、诗人赵藩真迹的新发现 赵藩(1851 — 1927) 字樾村,一字介庵,号石禅,云南剑川人 白族,是清末民初著名的文化巨匠、 诗人、书法家兼书法鉴赏家。 一、赵藩——中华近代文化史上的一颗明星 赵藩出生在一个世代书香人家, 地方志书记载他的祖上留下 名声政绩的,约有十余人。其曾祖父赵怀礼的住宅被清王朝赠 “光禄弟”。他就是在这样的环境熏陶中成长。 他自幼特别聪明、 过目不忘, 且酷爱读书①, 从小饱读诗书。 他的一生经历了近代史上错综复杂的大变革时代, 从清末回汉互 斗到辛亥革命、袁世凯窃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军阀混战…… 如何在动荡的时代里生存、处世,如何做事、做人?“做人还我 地堂堂”[ 1],堂堂正正地走完自己的一生,这是非常困难的, 这也是赵藩所追求的。 赵藩出 5 岁时,公元 1856年,滇西剑川一带回汉互斗,战 争波及到他的家乡,他就跟随家人,不得不离开故乡去到海拔 4200 多米的老君山避难。他们为躲避战乱经常在高山深谷之间 东躲西藏,赵藩也就在动乱的凄风苦雨中,跟随父亲勤读苦学, 长大成才。 15 岁的赵藩投入清军,充任幕僚,为反对杜文秀分 裂祖国的正义事业而战②。清光绪元年 (1875),他24岁考中举 人,在清朝, 他任四川盐运使, 官至二品。 因营救革命党人未果, 他辞官抗争。 此后,他响应云南“重九起义”, 出任迤西巡按使, 后来他反对袁世凯称帝, 在护国讨袁运动中颇有贡献。 他还反对 军阀混战,关心民生疾苦。他一生重视乡邦文化建设,牵头主编 《云南丛书》 ,任总纂 , 主编《滇诗丛录》 、《滇文丛录》 等[ 2] 他著作等身。他平生爱写诗作对联,爱组织诗会,据他的门生周 钟岳、秦光玉、赵式铭等回忆,赵藩的诗作不下万余首。现在人 们能看到的赵藩诗大约 5000 余首,收录在《向湖村舍诗》初集、 《桐华馆梦缘集》 及其孙辈赵润等人选编印行的 《石禅老人赵藩 诗词选》中,还有一些流散在社会上。 赵藩在文化上的贡献,传为美谈的事有两件,一件是 1958 年 3 月 7 日毛泽东主席在四川省领导的陪同下去看成都武侯祠。 看到赵藩的一副对联: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 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人治蜀要深思。 在把中国扰乱到崩溃边缘的“文化大革命”当中, 四川省领 导请示毛泽东主席如何治理四川, 毛泽东主席说: “有个剑川人, 名字叫赵藩, 在你们成都诸葛武侯祠写了一副对联, 你回去好好 读一读,就知道怎么办了。” 1980 年胡耀邦总书记对即将上任 主持广东省工作的任仲夷送了一个礼物, 即把赵藩“能攻心…” 联中的“治蜀”改为“治粤”, 写了送给任仲夷, 勉励任仲夷在 改革开放时代,治粤时要“审势”、“攻心”。 1999年 1月 21 日下午,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引用赵藩“攻 心”联,提出要善于审时度势。 2002 年,江泽民总书记在四川 考察工作讲话中, 又提出赵藩“审时度势”处理好各方面工作的 启示。 胡锦涛总书记也很重视赵藩的这一饱含哲理的对联, 用之 来教育高级干部[ 2]。 第二件事是在清光绪二十八年 (1902) ,岑毓英重修昆明大观 楼时 ,让赵藩重写“孙髯翁天下第一长联”挂在大观楼门口。现 存的孙髯翁长联就是赵藩的手迹。 1999 年 4 月 29 日,中共中央 总书记江泽民在云南党政领导的陪同下, 在细雨霏霏中站在大观 楼长联下仔细观看品味长联的内容、 文采和书法艺术, 称赞书写 此对联的书法家是白族的学者。 连续四任中国最高领导都引导中 国高级干部学习赵藩的对联、书法,传为天下美谈[ 2]。赵藩 的书法真迹今已定为国家二级文物, 弥足珍贵。 云南著名学者张 文勋教授认为:发掘、整理、研究赵藩“是我们在建设民族文化 大省进程中刻不容缓的事”。[ 2]要研究赵藩,系统地收集、 整理赵藩的一切诗书、墨宝,第一手的资料是不可缺少的。原中 共大理州委常委、宣传部长黄永华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 明,必须要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包括白族的优秀文化 传统”[ 2],赵藩是中国近代史上顶尖级的文化名人,发掘整 理他的诗词、墨宝是学术研究的基础。 赵藩最为信赖的门生中 , 有“托孤”的同乡周钟岳,辛亥革 命后,他曾任蔡锷护国讨袁时的军都督府秘书长及靖国军总司令 唐继尧秘书长、云南省的代省长、省长等职。我的祖父于乃仁是 周钟岳最为信赖的门生好友, 1946 年至 1950 年,周钟岳任私立 五华文理学院的董事长, 我祖父于乃仁任院长, 他们合作于云南 省的高等教育事业。 周钟岳晚年曾将家藏的许多秘籍、 字画都托 付给祖父于乃仁, 可惜“文革”抄家时大都损失残毁了, 仅残留 了一小部分, 近年我从断简残篇中, 就发现有赵藩乙丑年 (1925) 春,手书的《碧峣普贤寺杨毛二

文档评论(0)

wumanduo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