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膜下滴灌高产栽培技术.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番茄膜下滴灌高产栽培技术 栽培技术 1.1 育苗 种子选择、处理 在番茄栽培中,种子质量好坏直接 影响到秧苗生长情况,因此必须挑选出品种纯正、成熟饱满、不 染病虫的优质种子。完成种子挑选以后,将其放进温水( 55C) 中持续搅动,当温水的温度处于 30C时,需停止搅拌,将种子 浸泡其中,6?8小时后,将种子捞出并清洗干净。此外,也可 以在6?8小时后,掺入10%Na3PO溶液,继续浸泡15?20分钟, 再将种子捞出清洗干净。 催芽 处理完成以后的种子,需将水分控干,然后使 用干净的湿纱布包裹起来,放置于 28C?30C的环境进行催芽, 当超过 70%的种子均出芽后,可以开始播种工作。 育苗设施、基质 采取营养钵育苗的方法,基质则是 使用 60%肥沃大田土 +40%腐熟厩肥,将其拍细过筛。营养土中应 掺入西洋复合肥与 50%多菌灵,用量分别是 2公斤/立方米、 80 克 / 立方米,混匀。 播种 严格按照定植期、育苗设施以及适宜苗龄,确 定播种时间。 苗期管理 加强温度控制,出苗前,白天、夜间的温 度应分别控制在25C?28C、25C?28C;幼苗期,白天、夜 间的温度应分别控制在 22C?25C、16C?18C ;分苗后,3? 5天内禁止通风;缓苗后,白天、夜间的温度应分别控制在 25C? 30C、18C 以上。 整地施肥 合理施肥,腐熟优质有机肥的用量应控制在 5000?7000公 斤/亩,西洋复合肥、普钙的用量分别为 50公斤/亩、 100公斤/ 亩。完成施肥后,需做好深耕、耙平,做成高畦,间距需控制在 1.1 米,畦面宽度则为 0.5 米。 1.3 定植 在进行番茄苗的定植时,以晚霜后、地温超过 10C为宜, 通常在 4月下旬? 5月上旬进行。在开展定植时,需事先做好整 地工作, 一次性完成滴灌带的铺设与地膜的覆盖。 在定植的前一 天晚上需滴水,以确保膜下的土壤充分湿润,在定植的过程中, 需同时栽苗、滴水。对于长势存在差异的番茄苗,需分开进行定 植,定植深度应控制在营养块上表面和畦面齐平或略深。 在完成 栽苗工作后,应稍微镇压土地,一周后再滴一次缓苗水。 田间管理 2.1 蹲苗 早熟品种具有长势弱、 结果早的特点, 因此在前期必须重视 枝叶生长问题, 控制好蹲苗时间; 中晚熟品种具有长势强的特点, 在开花坐果阶段需重视控水工作,等到第一穗果实达到小枣规 格、侧枝开始坐果,可结束蹲苗。 滴水肥 在果实膨大阶段,必须注意天气预报,结合土质实际情况, 将滴水周期控制在5?6天/次,避免土壤出现骤干骤湿的问题, 有效减小裂果、病果出现率;在采收阶段,必须控制好灌水量, 采收前 7 天禁止灌水,完成采收工作后,需及时补水,从而确保 后期果实正常生长。 通过膜下滴灌技术的应用, 实现了化肥的随 水滴施, 需根据番茄各个生长阶段对养分的不同需求, 遵循“少 量多次”的原则的,科学供应。通过此种施肥方法,化肥可以经 由滴灌系统直接进到番茄根区,利用率大大提高。 2.8 防止落花 在番茄的栽培中, 落花现象十分常见, 其对于产量的影响较 小。造成番茄落花的因素十分多,例如:水分与光照不足、温度 低、根系发育不佳、开花期骤遇高温等。当田间超过一半的植株 第一穗花,均开放了 2?3朵花时,可在晨间喷洒 30?50毫升/ 公斤的番茄灵,频率控制在 5?6天/次,如此连续 3次即可,注 意若是温度较高,可适当降低浓度,温度较低则相反。 2.4 植株调整 一是在绑蔓的过程中, 需要将果穗放在架内叶荫处, 防止果 实出现灼伤问题;二是在进行整枝时,采取单干整枝的方法,也 就是仅仅将主轴保留下来,其余叶腋内生长出的侧枝全部去除; 三是当打杈侧枝的长度达到 4?7厘米,则需在晴天中午进行打 杈;四是在摘心拉秧前 45? 50 克,应在顶部果穗上,留下两片 叶摘心;五是需做好疏花疏果,将畸形花、果摘除,需注意的是 过多的小果也需要去除,通常大果型,保持 3?4果/穗,中果型 4?6果/穗。 病虫害防治 防治关键 在开展病虫害的防治时, 应根据不同时期, 采取不同的防治 方法:苗期。苗期病虫害防治的关键在于猝倒病的防治,其他仅 需兼治;大田期。大田期病虫害防治的关键在于晚疫病的防治, 注意加强监测。 合理用药 在选用病虫害防治药剂时, 应加强药物用量与安全间隔期的 控制,具体用药技术如下: 一是猝倒病、立枯病的防治,可喷洒以下 3种药剂: 800倍 72.2%霜霉威水剂的溶液; 3000倍 95%恶霜灵可湿性粉剂的溶液; 600倍 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的溶液。 二是茎基腐病的防治,初期可喷洒以下 2种药剂: 3000倍 95%恶霜灵可湿性粉剂的溶液; 1200倍 20%甲基立枯磷乳油的溶 液。此外, 也可以在植株基部涂抹上 200 倍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