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细胞减少及粒细胞缺乏症.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檗胺 ? 别名升白胺,是从小檗属植物根中分离得到的一 种双苄基异喹啉类生物碱,有刺激造血功能及升 高末梢血白细胞作用。用于防治肿瘤放化疗以及 苯中毒、放射性物质、药物等引起的白细胞减少 。口服 56 ~ 112mg , 3/ 日,毒性低,未见不良反 应。 B 族维生素 ? 维生素 B4 ( 6- 氨基嘌呤)是核酸的组成成分,有 刺激白细胞增生的作用。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白 细胞减少,尤其是肿瘤放化疗以及苯中毒引起的 白细胞减少。用法为 10mg 3/ 日,口服或肌肉注 射。 其他 ? 肌苷 200 ~ 400mg 口服 3/ 日或 200 ~ 600mg 静滴 1 ~ 2/ 日;辅酶 A 50 ~ 100U 肌肉注射 1/ 日;鲨肝醇 50 ~ 100mg 口服 3/ 日;利血生 10 ~ 20mg 口服 3/ 日;以及中医药等。 (五)免疫抑制剂 ? 包括糖皮质激素、硫唑嘌呤、环磷酰胺、环孢素 A 、甲氨蝶呤、抗胸腺细胞球蛋白等,对于免疫 介导的中性粒细胞减少有效。例如再生障碍性贫 血、自身免疫性粒细胞减少等。此类患者如果骨 髓细胞的体外培养正常,则有助于预期免疫抑制 剂治疗的疗效。但免疫抑制剂的治疗也有增加感 染的危险,如果治疗后中性粒细胞升高不明显应 及时停药。 丙种球蛋白 ? 适用于免疫性粒细胞减少症和抗感染治疗,其机 制一般认为与暂时封闭网状内皮系统及产生抑制 自身抗体的独特型抗体有关。用于免疫性粒细胞 减少一般每日 400mg/kg ,连续 5 天,而后视病情 给予维持治疗,一般每周 1 次;用于严重感染的 辅助治疗一般每日 200 ~ 400mg/kg ,连续 3 ~ 5 天 。应用丙种球蛋白除过敏反应外,可传播丙型病 毒性肝炎。 脾切除 ? 脾切除治疗适用于脾功能亢进,而骨髓功能正常 者。也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粒细胞减少,但疗效 不肯定。 白细胞减少和粒细胞缺乏症 肿瘤血液内科:王飞霞 定 义 ? 1 、外周血白细胞低于 4.0 × 10 9 /L 者称为白细胞减少,因粒细胞 在白细胞中占绝大多数,尤其是中性粒细胞,故白细胞减少通 常是因中性粒细胞减少引起,且大多数也表现为中性粒细胞比 例的降低,因此白细胞减少通常指的是中性粒细胞的减少。 ? 2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在成人低于 2.0 × 10 9 /L 、 10-14 岁 儿童低于 1.8 × 10 9 /L 、 10 岁以下儿童低 1.5 × 10 9 /L ,称为中性 粒细胞减少。按其减少程度可分为轻度( 1.0 ~ 1.95 × 10 9 /L ) ,中度( 0.5 ~ 0.95 × 10 9 /L )和重度( 0.5 × 10 9 /L ),重度减 少也称粒细胞缺乏。 白细胞减少发病机制 ? 1 、中性粒细胞生成减少--增殖异常 ? 2 、中性粒细胞破坏过多--免疫相关 ? 3 、分布异常--循环障碍、滞留 白细胞减少的不同病因 ? 1 .感染性粒细胞减少症 临床较为常见多在感染发热 之后,就诊时发现粒细胞减少,如病毒性肝炎、传染 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流感、麻疹等。迁延性肝炎肝脾 肿大者常见有粒细胞减少,血中可见少量异型淋巴细 胞。细菌感染如伤寒、副伤寒、布氏杆菌、重症金黄 色葡萄球菌败血症、革兰阴性杆菌及粟粒型肺结核等 均可出现粒细胞减少症。原虫感染者以疟疾为多见, 特别是反复发作及伴有脾肿大者。黑热病常有粒细胞 减少及坏疽性口腔炎者,在我国已基本消失。 药物性粒细胞减少症 ? 一般发生在中年人,常因反复用药,也有时用药 量很少就引起严重粒细胞减少,国内报告以氯 ( 合 ) 霉素、磺胺类、复方阿司匹林为多,其中以 氯 ( 合 ) 霉素为突出,因为所含硝基苯根,对骨髓 造血有毒性作用,它能抑制幼稚细胞 DNA 及蛋白 质合成。 放射性粒细胞减少症 ? 放射线对粒细胞影响程度与量有明显关系。关于 放射线对粒细胞作用机理:一为杀死敏感的造血 细胞和成熟粒细胞,二是引起细胞染色体的严重 受伤,不仅使粒细胞数量减少,而且使粒细胞的 胞浆出现中毒颗粒及空泡、胞核碎裂、溶解及棘 突形成。 脾源性粒细胞减少症 ? 脾功能亢进的表现。外周血有粒细胞减少及白细 胞总数的减少。骨髓增生呈活跃或明显活跃,粒 细胞系呈成熟障碍现象, 红细胞 、 血小板 也有不 同程度的减少。若脾切除后数小时即可见白细胞 明显增多,有时可高达 20 倍。此白细胞减少的原 因,是增大的脾脏脾窦扩张,使白细胞过多的滞 留和被破坏。 获得性免疫性粒细胞减少症 ? 结缔组织病及慢性活动性肝炎等引起,均可有粒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