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学科优势,挖掘艺术人文.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整合学科优势,挖掘艺术人文 高中美术欣赏教材图文并茂, 说明文字已经十分翔实,如果 教师再照本宣科的讲读,内容、教法缺少新意,学生肯定会失去 兴致,教学效果也必大打折扣。针对这些,我从教材的每一篇章 中选取一两件最具代表性、最有影响、最有价值的作品作为典型 进行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讲解与剖析,与学生一起探讨研 究,通过发散性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学 会欣赏理解的方法与技巧。 因为是整体深入介绍作品, 这就涉及 与作品相关的方方面面知识点,而这些知识点发散开来,又与高 中各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联系与美术作品有机成为一 个整体,共同构成美术教学的过程与目标, 学生通过对它的掌握 与理解,直接或间接地提高了自身素质和人文素养。 中国书法蔚为壮观,估计花几节课从远古讲到当下, 根本不 现实,即使节选某一时期,也很难达到影响学生艺术审美的功效。 面面俱到不如只抓一点,层层拨开,追根溯源。我选择用两节课 只讲一件作品作为试点,那就是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王羲 之《兰亭序》。 对于两节课讲同一个内容,内容不能脱离主题,又要在相关 学科中整合优势,围绕其进行分解剖析,同时还要求学生的集中 兴致。这既是一个实践,同时又是一个挑战。 开始时讲到《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顺势而问 天下第一关(山海关) 、天下第一泉(趵突泉) 、天下第一险(华 山)、天下第一佛(乐山大佛) 讲到王羲之被后世誉为“书圣”时,马上延伸到画圣吴道 子、诗圣杜甫、兵圣孙武、茶圣陆宇、酒圣杜康、医圣张仲景、 文圣孔子、史圣司马迁、武圣关羽…… 讲到王羲之与儿子王献之在书法史并称“二王”, 又让学生 联想到文学史上的三苏(苏轼、苏洵、苏辙)、三曹(曹操、曹 植、曹丕)、三班(班固、班彪、班昭)、两司马(司马相如、 司马迁)、大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讲到王羲之写《兰亭序》时,史书记载当时用的是鼠须笔和 蚕茧纸,学生不懂,我趁机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文房四宝,向学生 系统的介绍,让他们近距离的观察…… 讲到《兰亭序》为什么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时,又让学 生猜测有没有“天下第二行书”(唐 ?颜真卿《祭侄文稿》)、 “天下第三行书”(宋?苏轼《黄州寒食帖》)…… 讲到王羲之的其他代表作品,如, 《快雪时晴帖》时,又不 可避免地讲到北京故宫的三希堂,讲到三件旷世珍宝的沉浮命 运,讲到“三稀何时再三稀,有待祖国来统一” 讲到《兰亭序》中 22 个“之”的变化时,让同学现场临摹、 现场分析、现场讨论、现场发言,畅谈对“之”的理解、对书法 的感言…… 讲到行书,顺其自然地谈到书法的发展史, 也是中国文字发 展的一个过程。我在黑板列出不同书体,让学生排出发展的顺 序 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 并且说明个中原由…… 讲到《兰亭序》随葬昭陵时,补充了有关昭陵六骏的知识点; 讲到《兰亭序》的备受后人推崇时,提到《萧翼赚兰亭》的典故; 讲到《兰亭序》的真伪之辩时,涉及郭沫若和启功两位大家的笔 墨官司;讲到《兰亭序》内容中的“岁在癸丑”时,学生又更加 深入了解到什么叫天干地支…… 通过对《兰亭序》的讲授,我尝试从语文、政治、历史、地 理等学科整合了一些优势资源,并且适时切入,合理运用,达到 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兰亭序》的课例只是一个摸索的过程,用两节课来讲,我 最担心的就是学生的学习态度与精神状态。因为《兰亭序》对于 他们既似曾相识,又远在天边,高一语文教材要求全文背诵,但 学生总是缺少一种融合的感觉。 通过美术欣赏的学习,他们似乎 已经融入其中,完全没有了那种疏离之感。课堂上的那种状态、 互动、激情、气氛萦绕其中,学生的遗憾只是课时的短暂,同时 对下节课的期盼。 人文素养的培养不仅靠教师的导,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自主去 学习、探究。在自主学习中激发学生艺术学习活动的动机与需要, 使其乐学;在自主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和积累; 在自主学习中, 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式进行表现, 尽情遨游在艺术天地,体验艺术 活动的人文气息 人文精神的培养要把课堂教学作为主要的阵地, 教师要积极 投身于课堂教学的改革,重新认识和理解课堂,在课堂教学中融 合人文精神,在课堂上逐步渗透人文思想。要加强对美术人文素 养的教学,注重提高学生全面、综合的素质。重视哲学、历史和 文学等人文学科的教学力度,改变专业课单一的局面,适当扩展 美术欣赏课的范畴,使学生能接触较为广泛的知识, 积累全面的 人文素养,为他们一生的艺术道路打下基础。 总之,艺术教育就是人的教育,人文素养是人的素养,在艺 术学科中注重艺术的熏陶感染,使学生的精神受到滋养,具有 “交流”的情绪和能力;具有“传承”和“超越”的情绪和能 力;具有“批评”的情绪和能力;具有“创新”的情绪和能力

文档评论(0)

niupai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