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实训一红细胞渗透脆性
【实验目的】学会测定红细胞脆性的方法和配制不同浓度的 NaCI溶液,根据结果分析血
浆晶体渗透压对红细胞渗透脆性的影响, 加深理解血浆渗透压相对恒定对维持红细胞正常形态
的生理意义。
【实验用品】人(兔)抗凝血、小试管及试管架、滴管、 2ml吸管、1 % NaCl溶液、蒸馏水。
【实验步骤】
?溶液配制取小试管 6支,编号排列在试管架上,按下表要求配制 6种浓度的低渗盐溶
液。
试吕编号
1
2
3
4
5
6
1% NaCI(m1)
P 1 ? 30
1 . 10
1 . 00
0. 80
0. 70
P 0. 60
蒸馏水
0. 70
0. 90
1 . 00
1 . 20
1 . 30
1 . 40
NaCI的浓度
0. 65
0. 55
0. 50
0. 40
0. 35
0. 30
?使用滴管吸取制备的抗凝血,然后向每个已编号的试管内注入 I滴,轻轻倾倒,将血
液与NaCI溶液混匀,切忌用力振摇,静置 30min。
?观察结果根据各管混合液的颜色和混浊度的不同, 判断最大脆性和最小脆性。
未发生溶血的试管:液体下层为混浊红色, 上层为无色,表明无红细胞破裂。
部分溶血的试管:液体下层为混浊红色,而上层出现透明红色,表明部分红细胞已破 裂,称为不完全溶血。出现不完全溶血的最大低渗盐溶液,是该血液红细胞的最小抵抗力,表 示红细胞的最大脆性。
全部溶血的试管:液体完全变成透明红色,表明红细胞完全破裂,称为完全溶血。出 现完全溶血的最大低渗溶液,为该血液红细胞的最大抵抗力,表示红细胞的最小脆性。
【注意事项】
?配制不同浓度的低渗盐溶液时,小试管的口径与大小应一致。加血量要准确,向试管 内加血时滴管角度应一致, 以保证每管所加血量相同。 每支试管只加1滴。
?混匀时,用手指堵住试管口,轻轻倾倒 1?2次,减少机械震动,避免人为的溶血。
实验二 ABO血型鉴定
【实验原理与目的】
血型就是红细胞膜上特异抗原的类型。在 ABO血型系统中,红细胞膜上抗 原分A和B两种抗原,而血清抗体分抗A和抗B两种抗体。A抗原加抗A抗体或 B抗原加抗B抗体,则产生凝集现象。血型鉴定是将受试者的红细胞加入抗 A标
准血清(含有抗A抗体)与抗B标准血清(含有抗B抗体)中,z观察有无凝集 现象,从而测知受试者红细胞膜上有无 A或/和 B抗原。在ABO血型系统,根据 红细胞膜上是否含A、B抗原而分为A、B、AB、O四型。
ABO血型中的抗原和抗体
血型
红细胞膜上所含的抗原
血清中所含的抗体
O
无A和B
抗A和抗B
A
A
抗B
B
B
抗A
AB
A和B
无抗A和抗B
【实验对象】
人体(学生自愿者)。
【实验器材和药品】
1 .仪器显微镜,离心机。
器械 采血针,消毒注射器,双凹玻片,竹签,棉球,蜡笔。
药品 抗A标准血清,抗B标准血清,生理盐水,75%酒精,碘酒
【实验步骤和观察指标】
1.玻片法
取双凹玻片一块,用干净纱布轻拭使之洁净,在玻片两端用蜡笔标明A及B, 并分别各滴入A及B标准血清一滴。
消毒采血时应注意先用75%酒精消毒指尖或耳垂。
?
禰1
-一 」
管与血清相接触。(
管与血清相接触。
(4)竹签两头分别混合,搅匀
10?30min后观察结果。如有凝集反应可见到呈
红色点状或小片状凝集块浮起。先用肉眼看有无凝集现 象,肉眼不易分辨时,则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如有凝 集反应,可见红细胞聚集成团。
判断血型根据被试者红细胞是否被A,B型标准 血清所凝集,判断其血型
玻片法鉴定ABO血型
【注意事项】 1?抗A及B标准血清绝对不能相混,所用滴管上贴橡皮膏标明 A及B、红细胞悬 液滴管头不能接触标准血清液面,竹签一端去混匀一侧就不能去接触另一侧。
【思考题】
在无标准血清情况下已如某人为 A 或 B 型,能否用其血去检查未知血型?如何 作?
红细胞凝固、凝集、聚集三者有何不同?
专业班级: 姓名: 座号: 成绩:
实验四 人体心电图描记
【目的要求】
1. 学习应用生理记录仪记录人体心电图。
2. 学习并掌握心电图的记录方法。
【基本原理】 心脏在收缩之前,首先发生电位变化。心电变化由心脏的起搏点——窦房结开始, 经传导系统至心室, 最后到达心肌, 引起肌肉的收缩。 心脏兴奋活动的综合性电位 变化可通过体液传播到人体的表面,经体表电极引导并放大而成的波形为心电图。 心电图可以反映心脏综合性电位变化的发生、 传导和消失过程。
【实验器材】 心电图机或计算器采集系统、电极夹、诊断床、导电糊(或生理盐水) 、酒精棉球。
【方法与步骤】
受试者安静平卧或取坐式,摘下眼镜、手表、手机等微型电器,全身肌肉放
松。
按要求将心电图机面板上各控制按钮置于适当位置。在心电图机妥善接地后 接通电源。
安放电极
将准备安放电极的部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训练基地信息化系统维保项目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doc
-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5课《 走近科学家》第2课时 他们离我们并不遥远 教学课件.pptx VIP
- 黄浦区卢湾中学能源审计报告.pdf VIP
- HDJH30-120J型架桥机说明书.doc
- 5.2用圆设计图案(表格式)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docx VIP
- 航空集装器知识 .pdf VIP
- SHT-3012-2011 石油化工金属管道布置设计规范.pdf VIP
- AI赋能教育的思考与应用 教师培训课件.pptx VIP
- sfz jd2015数据库数据真实性鉴定.pdf VIP
- 公司中层领导人员任职回避和公务回避管理实施细则.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