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天宇:大汶口遗址.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谭天宇:大汶口遗址 打开中国地图的话便不难看到,由于我国地势西高东 低,绝大多数河流都是自西向东流。而自东向西流的河流, 确实是较为罕见。这样的河流,在笔者的家乡以北不远处便 有一条 大汶河。 大汶河至于大汶河的自东向西流,当 地还流传着有这样一则传说。据传,背朝东海的大汶河,西 向王母,河水流入西天王母池内,专供王母洗浴之用。东海 龙王得知此事后,非常生气,他想:就连长江、黄河都要乖 乖地向我流来,你一条小小的汶河,怎能偷偷地去讨好王母 娘娘呢?龙王便把管辖汶河的小青龙召来,狠狠地训斥了一 通,责令他马上将汶河改道东流。当时的小青龙就是心中有 一百个不痛快,龙王面前也不敢说半个不字, 只好轻声应诺。 龙王见小青龙郁郁而归,怕他拒不从命,便随后派自己的三 女儿前去督察。三姑娘来到汶河之滨,见河水仍旧浩浩荡荡 地向西流去,质问小青龙为何不遵从父王的旨意。小青龙面 带愁色地回道:“禀报三姑娘,汶河两岸,全是肥沃之地, 多少黎民百姓在此安居乐业,繁衍生息。倘若汶河改道,河 水泛滥,卷走这一片沃野,百姓岂不无家可归,岂不有好多 的人死于非命。”经小青龙这么一说,三姑娘才知事出有因, 心中的怒气也就烟消云散了,她对小青龙说道: “原来如此, 我错怪你了。”三姑娘沉思片刻,又急切地对小青龙说: “不 行,我回去跟父王说情。 ”龙王刚愎自用,哪里听得进女儿 的劝告,再说让大汶河改道的事,早已张扬出去,倘若就此 罢休,岂不让王母耻笑,他勒令女儿: “三天之内,若不把 汶河改道东流,我也要拿你问罪。 ”说完,就把三姑娘赶出 了龙宫。三姑娘回到汶河之畔,把父王的命令置于脑后,日 夜与小青龙奔走于汶河两岸,下雨降露。天上三日,便是下 界三年。这三年的时间里,汶河两岸风调雨顺,黎民百姓无 不感激三姑娘的厚恩,便在汶河下游修建了一座精巧的小 庙,取名“三娘庙” ,现在肥城市的三娘庙村就缘此得名。 以后,三姑娘就常年镇守在此。尽管龙王多次发水,想让汶 河改道都没能得逞。据说,尽管三娘庙修在河滩边上,每次 洪水却都没能过它的门槛。这虽然只是一个颇有意思的传 说,但也显现出了古人对这条河流流向问题的兴趣。山东省 的地势为中部高、四周低,耸立的泰沂山系孕育出了向四面 八方流去的河流。大汶河发源在山东旋崮山北麓沂源县境 内,汇泰山山脉、 蒙山支脉诸水, 自东向西流经莱芜、 新泰、 泰安、肥城、宁阳、汶上、东平等县、市,汇往东平湖,出 陈山口后注入黄河。干流河道长 239 公里,流域面积 9098 平方公里。泰安市岱岳区大汶口镇至东平县南城子村北戴村 坝为大汶河的中游。流域略呈方形,面积 1170 平方公里。 这一带在考古学上颇为有名,因为 1959 年在修建津浦铁路 复线时发现了大汶口文化。笔者在 2015 年 2月 26 日前往了 大汶口文化遗址的首次发现地。大汶口镇位于泰安市岱岳区 的南部。 它北与满庄镇为邻, 南与房村镇、 西与马庄镇为邻。 面积 98 平方公里。 镇机关驻大汶口新城街, 距泰安市区 26.5 公里。 104 国道、京沪铁路贯穿全镇。大汶口之名始见于明, 因地处柴汶河与大汶河汇流交叉口,古为渡口,故名。我们 沿着 104 国道一路北行,便在快要到大汶口的路边见到了一 块牌子,上面写着“大汶口文化遗址博物馆” 。我们今天对 于大汶口文化遗址的参观便从这里开始。这座博物馆的工作 人员就是当地的村民,见到我们来访便热情地对我们进行解 说。据他们介绍,这座博物馆是 1993 年卫驾庄 70 多岁的老 人卢继超联合当地 17 位村民,为开发和向世人展示大汶口 文化,筹集资金达 64 万余元,建设了这个博物馆。展馆虽 小,但填补了遗址开发的空白。他们把从民间收集来的大汶 口出土的大量石器、陶片、骨器等加以鉴别、整理,重新陈 列布展,丰富、充实、完善了博物馆中的展品。博物馆的庭 院里面有一块石碑,上面写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 汶口遗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一九八二年二月二十三 日公布 山东省人民政府立” 。 大汶口文化的“日月山”符 号博物馆的工作人员领我们进入了博物馆的第一间展室。在 展室的墙上贴着一个巨大的图案,下面是考古学家根据大汶 口文化遗址的墓葬出土的人骨复原而成的古代大汶口先民 半身像。这个图案由三部分组成:最下面好像是一座山,其 中明确标出了中间的山峰最高最大,周围有四座小峰:中间 的部分像是一个月牙,但月牙的凹处又有着一个小小的突 起:最上面的部分是一个圆,看起来应该象征太阳。图案旁 有文字说明:这是大汶口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图像文字,学 者释为“日月山”图案,意为天地交泰,或者说是“日火山” 图案,意为在泰山极顶烧柴祭天。最早发现这个图案是在山 东莒县陵阳河遗址的一座大汶口文化晚期墓葬中,被刻画在 一个大口尊上。随后在它旁边的一幅

文档评论(0)

niupai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