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利益博弈视角的中小学校长交流制度研究精编.doc

基于利益博弈视角的中小学校长交流制度研究精编.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 PAGE 页 基于利益博弈视角中小学校长交流制度研究   中小学校长交流制度是适应基础教育发展需要产生,是基础教育改革一个重要举措。这一制度实施既有国家政策引领,又有基础教育现实呼唤。   一、中小学校长交流制度中涉及利益主体   (一)作为制定主体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利益诉求   国家教育行政部门作为发展教育事业引领者,实施政策必须体现国家意志,符合最广大人民利益,符合整个国家发展利益。所以,从这个层面来看,作为制定主体国家教育行政部门需要满足更多社会公共利益,也就是说,社会公共利益得到满足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工作出发点与宗旨。   中小学校长交流制度旨在均衡教育资源,加强薄弱校改进,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中小学校长交流目在于提升整个基础教育质量,实现教育公平。这是基础教育发展实践现实呼唤,也是国家利益、人民利益体现,更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制定中小学校长交流制度最根本利益诉求。   (二)作为执行主体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利益诉求   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角度来看,其主要关注是共同利益。共同利益是指“多数人”利益,“多数人”可能是指少数几个人、大多数人甚至是所有人。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作为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直属下设机关,把上级指示命令落到实处是其工作重中之重。工作能否取得良好效果是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作为一个机关团体存在利益诉求所在。   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是中小学校长交流制度政策执行者,他们必须对国家出台政策积极给予回应。在强烈政绩欲求驱使下,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具体行政措施很有可能缺乏合理性与可行性。此外,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在政策执行过程中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作为支撑。中小学校长对于政策态度需要一定人力去了解,平衡优质学校与薄弱校之间差异需要一定物力、财力来帮扶等,这些单凭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一己之力是无法圆满解决。   (三)作为目标群体校长与学校利益诉求   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来看,作为政策目标群体校长与学校中其他个体成员就可以很容易地找到他们利益诉求所在。校长作为生活中人存在,当然希望自己职业安全,生活稳定,可以感受到同事尊重与爱戴,能够在自己学校里面大展自己抱负,实现自我人生价值;而不是每天在陌生环境里受到同事排斥,打乱自己生活秩序。对于被交流学校中层领导而言,一个熟悉领导可以减少工作中摩擦,减少因工作而产生不愉快,而且对于他们日后工作岗位上提升有很大帮助。对于被交流学校教师而言,得到校长认可,评优晋职称,提高薪酬待遇,平衡家庭与工作是他们最真实期待。   二、中小学校长交流制度存在问题及原因   (一)中小学校长交流存在问题   1.校长交流制度具体可操作性缺乏考量   随着各个地区中小学校长交流制度试水,其隐藏缺陷也渐渐浮出水面。首先,“校长交流人选缺乏清晰标准,校长交流程序、条件缺乏依据”[1]。在各个地区校长交流制度中普遍存在交流校长选聘条件过于笼统,缺乏具体参照性标准问题。其次,校长交流制度缺乏明确监督与管理机制。既没有“明确管理责任人,确定校长交流责任主体”,又没有“形成科学管理系统,各个地区关于中小学校长交流谁主管,谁推进,交流经费与跟踪性服务等问题都缺少具体规定”[1]。再次,“校长交流制度没有明确评价机制”[2],各个地区关于校长交流期间表现没有具体评价标准,没有详细奖惩办法。对于校长个人来说,干好干坏一个样。   2.被轮换校长消极怠工   从校长交流实践来看,被交流校长大多是教育行政部门指派,并不是与校长意愿协商结果。校长主观意识上不接受导致直接结果就是行为上消极应对。他们抱着过一天算一天想法,并不关心学校发展。   程振响教授关于中小学校长交流一项全国调查数据显示:“校长交流给个人带来最大问题依次是:开展新工作投入多、困难大,交通不便、生活成本增加,不被新学校成员接受、工作与精神压力大,各项所占比例分别为37.4%,25.5%,24.2%。”[3]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校长工作负担与压力,使校长很难以饱满热情、充沛精力投入新学校工作。另外在目前工资福利待遇还存在着较大城乡差距与校际差距情况下,被交换校长渴望得到更多福利待遇作为补偿。如果愿望落空,作为“经济人”存在校长失去了工作动力,消极怠工也不足为奇。   3.学校管理失范   中小学校长交流制度由于从制度空间上取消了校长同组织成员之间长期协作,打破了校长职务在事务管理与人际领导之间必要均衡,从而使校长职能或者蜕变为一种无所作为维持。“空降”校长对于新上任学校各方面情况都比较生疏,短时间内很难理出头绪。“一些教师出于投机取巧心理,对于校长能在任期内帮其解决问题期望值降低。”[4]因此,这些教师不愿意更多地与新校长接触,有甚至趁机偷懒,漠视新校长存在。学校一些中层干部原本可以凭借校长赏识得到更好发展空间,现在新校长到来,使他们一切

文档评论(0)

189****16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