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_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孙权劝学》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初中语文_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孙权劝学》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孙权劝学》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有关《资治通鉴》的文学常识。 2、掌握文中涉及的常用文言词语。 (二)过程和方法目标: 1、能在熟练朗读的基础上,正确断句和停顿。 2、通过理解文意,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三)情感与价值目标: 学生能够懂得学无止境,学有益于人的完善和发展的道理。 教学重点:学习文言文翻译的方法,积累文言字词,准确译文。 教学难点:联系生活,让学生真正领悟到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的道理。 教学教法: 1、自读质疑学生借助工具书自读课文,将其中疑难提出,小组间讨论解决,或提出来共同解决。 2、编课本剧学生在熟悉课文的基础上,将课文编成课本剧,一来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活动,有益于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二来可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3、合作探究针对学习过程中的疑难,师与生、生与生之间可通过合作,共同探讨解答。 教学过程: 故事导入: 同学们,说到三国这段历史正如歌中所唱:“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确实在三国时期涌现了一批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如曹操、刘备、孙权,真可谓三国鼎立水火不溶,大家看大屏幕,(大屏幕展示)这位英雄是关羽,他曾经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立下了赫赫战功,但他最终大意失荆州,夜走麦城,中埋伏被俘杀。这个夺荆州擒关羽厉害人物是谁呢?他就是吕蒙。(大屏幕展示)吕蒙,三国吴国名将,初不习文,怎么会变得如此足智多谋了呢?今天就让我们一同学习《孙权劝学》,一探究竟。 (解说:由故事导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让学生对文章中的人物有所了解。) 二、明确学习目标 ?师:我们已经学过多篇文言文了,那对文言文我们应该怎么学呢?谁来说说? 学生回答。师明确: 1、了解有关的文学常识。 2熟练朗读,正确断句和停顿 3、掌握文中涉及的常用文言词语,理解文意,体会对话中的不同语气,揣摩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活动,进而分析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大屏幕展示) 三、了解作家作品 1、这篇文章选自《资治通鉴》,哪位同学来介绍一下相关资料?(学生自由发言) 2、介绍司马光 这部书是北宋史学家司马光编撰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说到司马光,我们对他少年时《司马光砸缸》的故事非常熟悉,我们一起来认识司马光(介绍司马光)。 四、赏析课文,合作探究: 导学达标?一:读准字音,读出停顿 ?师:现在请大家各自大声朗读课文,不认识的字查工具书,注意断句和停顿,生读。 师:刚才大家读过课文了,现在把书合上,看投影,听范读。(大屏幕展示) 指正重点字音 师:各自大声地流利地朗读课文。 指1-2个学生朗读。大屏幕展示字音。(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及时指导, 特别强调重音、停顿等朗读技巧。) 导学达标?二:读懂句意 师:大家读得很好,我们借助各种参考资料,结合注解粗知大意继续了解课文内容,不懂的提出来互相研究,解决不了的一会儿提出来,我们共同研究。 生翻译,质疑,师强调文言文翻译五字法(大屏幕展示)。 1、小组学习开始翻译全文。 2、以检代练,通译全文。 导学达标?三:课堂检测 ①解释加粗的词语。 卿今当涂掌事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 卿今当涂掌事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士别三日,即 更 刮目相待 蒙辞以军务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蒙乃始就学见往事耳 ②翻译下列句子 A、蒙辞以军中多务。 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C、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D、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E、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F、卿言多务,孰若孤? 导学达标 四:思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1、课本剧展示 2、请同学们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 学生明确:本文写的是吕蒙在孙权劝说下开始学习,其才略很快有惊人的长进以至于令鲁肃叹服不已,并且与他结为朋友的故事。 学生自由发言。 生1:本文先写孙权劝学,吕蒙“乃始就学”;后写鲁肃“与蒙论议”“结友而别”。 生2:我想用“学”一字作一线穿珠式的概括,即“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 生3:文章是用对话组材,借对话推动情节的发展的,抓住“劝”“议”即可。 3、说说孙权为什么要劝吕蒙学习,又是怎样说服吕蒙的?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孙权以自身为例,将自己的情况与吕蒙对比,以此说服吕蒙,使他明白学习的重要性,并告诉吕蒙学习的方法、目的和作用,以此说服吕蒙。 五、课堂小结 这是的一篇关于劝学和学习的文章。我想我们大家要反问一下自己:我是一个好学的人吗?我正在用学习完善、发展自己吗?如果学了这篇课文,同学们能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那么我们最重要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司马光先生也可以含笑九泉了!最后借用冰心奶奶的一句话送给大家“读书好,好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ehuan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505200300001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