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研、练、评”一体化高效课堂导学案
年级 : 年级 学科: 主备人: 审核人:
课题
课型
使用者
上课时间
个性化设计
【学习目标】
1、默写汲取、孜孜不倦、根深蒂固?、不言而喻、轻而易举、锲而不舍等词并说出这些词的意思。
2、默读课文,准确找出本文的论点。
3、浏览课文,善于寻找问题答案,口述文章主要内容。
4、说出本文的论证方式,辨析论证方法,提高阅读议论文的能力。
【新课导入】
头脑转转转。请同学们计算下面两道题。
1(月) + 2(月) =1季度 ? 8小时 +16小时 =1天?
还可以举例。如3天+4天=1周等。
回忆苏轼的《题西林壁》,这首诗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每一种事物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观察的角度不同,结论也不相同。
可以说生活中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美]罗迦 · 费 · 因格的《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自学导航】
1、默写词语,并给加横线的字注音。
根深蒂固( ) 孜孜不倦( ) 锲而不舍( ) 汲取( ) 不言而喻( ) 持之以恒( )
2、解释下列词的意思。
汲(jí)取:吸取。 推敲:比喻斟酌字句,反复琢磨。
根深蒂(dì)固:比喻基础稳固,不容易动摇。
孜孜(zīzī)不倦:勤勉的样子。 持之以恒:有恒心地坚持下去。
锲(qiè)而不舍:雕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轻而易举:形容事情容易做。
一事无成:连一样事情也没做成;什么事情都做不成。
3、议论文知识点。
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证和论据
?? 论点: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观点和主张。
?? 论据:证明论点的材料、依据。论据有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 论证: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通过默写、口述完成学习目标一。)
活动要求(及环节设计):
【课内探究】探究引领 共同进步
整体感知默读课文,思考问题:
1、文章开头提出几何问题的目的是什么?
2、本文的论点是什么?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3、文章是怎样提出中心论点的?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问题探讨
1.事物的正确答案为什么不止一个?
因为事物是丰富复杂的,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
2、为什么要确立“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思维方式?是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阐明这一事理的?运用这一论证方法的好处是什么?
作者运用了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阐述这一道理。先从反面说,“如果你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再从正面说。“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正反对比,使说理全面,而双透彻,增强了说服力。
探究质疑
1、产生创造性思维必须具备哪些条件?又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论证的?
(1)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2)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 (3)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作者采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具体而又确凿地阐明了事理。
2、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关键看什么?
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即使他们不知道将来会产生怎样的结果,但他们很清楚,小的创意会打开大的突破口,并坚信自己一定能使之变为现实。
3、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eq \o\ac(○,1)关键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 eq \o\ac(○,2)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 eq \o\ac(○,3)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楔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
精读品析
阅读3-6段,回答问题。
1、第五段中的“这种情况”、“当事人”“它”分别指什么?
这种情况:知识随时都可能进行组合,形成新的创意。当事人:富有创造性的人。它:新的创意。
2、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有什么危害性?
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
3、选文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过渡段,请指出是哪一段?并说说其作用?
第四段,承上启下,使文章层次分明,又结构严谨。
4、根据选文内容,概括“创造性的思维”所必需的“要素”。(1)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2)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 (3)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5、为什么说“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
因为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如果你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当你找到某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初中语文_21 与朱元思书教学课件设计.ppt
- 初中语文_22*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语文_22*五柳先生传教学课件设计.ppt
- 初中语文_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语文_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课件设计.ppt
- 初中语文_23*马说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语文_24 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语文_24 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课件设计.ppt
- 初中语文_过零丁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语文_过零丁洋教学课件设计.ppt
- 初中语文_13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学课件设计.ppt
- 初中语文_16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语文_16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课件设计.ppt
- 初中语文_17 智取生辰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语文_17 智取生辰纲第二课时教学课件设计.ppt
- 初中语文_18 杨修之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语文_18 杨修之死教学课件设计.ppt
- 初中语文_19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语文_19 范进中举教学课件设计.ppt
- 初中语文_20 香菱学诗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最近下载
- 美剧剧本怪诞小镇台词本中英文对照精排版第一季第一集.pdf VIP
-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策略的研究.pdf VIP
- 基金会筹备工作方案.pdf VIP
- 2025年上海市高考语文散文构思题及答案汇编.pdf VIP
- 2023年初中美术课题研究方案.docx VIP
- GB/T 14571.4-2022工业用乙二醇试验方法 第4部分:紫外透光率的测定 紫外分光光度法.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14571.3-2022工业用乙二醇试验方法 第3部分:醛含量的测定.pdf
- 出入院制度流程.pptx VIP
- 国家标准 GBT 3049-2006 工业用化工产品 铁含量测定的通用方法 1,10-菲啰啉分光光度法.pdf
- FIDIC银皮书(中英文对照),.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