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管理优秀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2 )学生的身心因素 ? 性别差异 ? 男孩 :精力旺盛,活动量大,喜好探究,自我控制能力相 对较低,集中注意的时间较短,更容易产生问题行为。 ? 女孩 :相对于男孩而言,易接受暗示,缺乏果断,集中注 意的时间相对较长,因而她们的问题行为相对男孩来说较少。 例如,纪律问题。 美国心理学家作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男孩在纪律方面比女孩“勇敢”得多,违反纪律的现象和次数 也更多。 诚实方面。美国心理学家克里布斯做过实验,结果发现,女孩 在诚实方面不如男孩,女孩在考试时作弊现象超过男孩 。 32 ? 生理障碍 ( 1 )学生 视、听、说等方面的障碍 ,会削弱学生学习能力 和动力,常出现不敏感、不专心、退缩、低沉等问题行为。 ( 2 )学生 发育期的紧张、疲劳、营养不良等 也会引起学生 在课堂上精神不振、担心害怕、神志恍惚等,进而产生问 题行为。 ( 3 ) 神经发展迟缓或神经功能障碍 ,心理学把这种现象称 为 脑功能轻微失调 ,此现象容易导致学生注意涣散、活动 过度、冲动任性,难以控制自己的行为,出现活动多、情 绪不稳、大声怪叫等多种问题行为。 33 ? 心理缺失 心理缺失主要反映在 焦虑、挫折和个性 等方面。 ? 学生课堂上的 焦虑 通常是由于过多的压力和不和谐的 人际 关系 而导致得不到他人的 尊重 以及 自尊心 受到威胁而引起。 由于焦虑,学生往往会出现灰心丧气、顾虑重重等退缩性问 题行为,也会产生烦躁不安、无理发怒等逆反性行为。 ? 挫折 会引起学生的情绪波动,如 敌视、冷漠 等心理,使他 们失去兴趣,将注意力转向非正常活动上,导致 说谎、欺骗、 公开顶撞等攻击性行为 以及 压抑、退缩、逃避 等行为反应。 ? 学生 个性 方面的问题也会导致学生在课堂上的问题行为。 如性格过于内向的学生,易产生抑制性退缩行为,而性格过 于外向的学生,易产生攻击性逆反行为。 34 ( 3 )环境方面的因素 一、家庭因素 单亲家庭 父母不和 经常打闹 娇惯溺爱 纵容放任 自制力差 易冲动 迁怒于人 孤僻退缩 烦躁不安 挑衅滋事 自我中心 玩世不恭 放荡不羁 35 二、课堂内部环境 气氛融洽 环境恶劣 座位编排 愉悦、积极的情绪 问题行为较少 昏沉、消极的情绪 问题行为较多 研究表明,前排学生 学习热情高 / 过分依 赖教师;后排学生 通常有捣乱、不听 课等问题行为 36 三、大众媒体 积极的 消极的 暴力、色情、凶杀等 向上的、正能量 攻击性行为 恐惧感、性格障碍 37 3. 课堂问题行为处理策略 1. 确立学生的行为标准 ? 先入为主、事先预防 2. 促成学生的成功经验 ? 行为控制、及时终止 3. 保持建设性的课堂环境 1. 鼓励和强化良好行为 控制 问题行为 2. 2. 选择有效方法,及时终止 问题行为 1. 矫正原则 2. 矫正内容 38 ? 行为矫正、有效转变 ? 先入为主、事先预防 1. 确立学生的行为标准 被认同 好的 不好的 不被认同 所确立的行为要求 是否有利于学生的 身心发展? 应考虑的问题 是否影响课堂秩序和学生的学习? 是否体现了对课堂成员的尊重? 是否切实可行? 是否具有改变或修改的可能性? 39 ? 先入为主、事先预防 2. 促成学生的成功经验 ( 1 )教师要确保学生在课堂活动 适当 的成功率, 尤其是课堂活动规划在既不太容易也不太难的适 度范围。太容易会导致厌倦,太难会导致挫折。 ( 2 )教师对学生的 学习材料 和 学习活动 的 适度 选择 ,有助于学生的成功体验,有利于学生形成 成功感受,进而减少问题行为产生的可能性。 40 ? 先入为主、事先预防 3. 保持建设性的课堂环境 首先,保持课堂的整洁、秩序与优雅,增强 环境的秩序感 、 责任 感。 其次,要科学合理地安排调整学生的 座次 。必须打破按高矮次序 或学习成绩排位的简单方式,而是综合考虑学生的生理特点、个 性特长、学习习惯、行为特征、同伴关系等多种因素。 再次,要把握课堂的 情绪环境 。也就是说要搞好教学设计、确定 好教学目标、教学方案与教学策略。采用悬念和讨论的方法,不 断变换刺激角度,集中学生的注意;合理安排课堂活动内容和节 奏,控制学生的疲劳度。 此外,还要建立 和谐的师生关系 ,打破认为师生间仅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全网精品课件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专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