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6 五四爱国运动
一、课标要求
概述五四运动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五四运动的背景、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和五四精神
????难点:理解五四精神
三、教学方式
?教师讲授,问题导学和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相结合。
四、教具准备及课时安排
设计多媒体教学课件以辅助教学,内容包含五四运动的相关史料、板书设计等;本课安排1课时。
五、教法采用
(1)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展示历史图片及相关史料,播放影视片段,培养学生从历史图片、史料、视频资料中,捕捉并提取处理有效信息,运用史料分析归纳、综合概括的能力。 (2)问题探究法:采用以探究为中心的启发式教学法,通过设置不同的问题,引导学生以探究、自主、合作的精神开展学习,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适时指导,及时反馈和总结。
(3)情景设置法:五四运动的时代离现在比较远,学生难以想象。通过情景再现,让学生置身其中,引起共鸣。
六、学法指导
由于高一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对五四运动的背景、五四精神等内容比较生疏,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故采取“提出问题—阅读材料及课本—分析理解—分组讨论—得出结论”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七、教学过程
导入:
教师:同学们,首先我们一起回顾本单元标题《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奋起》!分解开来,内忧——前有清政府后有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政治腐败,经济凋敝,百姓困苦。外患——列强侵略,从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列强步步紧逼,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不断加深。面对着民族危机,中华民族始而觉醒,继而奋起。各阶级都进行了自己的努力。
师生共同:
1、地主阶级: 洋务运动
2 .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
3、资产阶级: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教师:结果呢,都失败了,实践证明了地主阶级、农民阶级、资产阶级都不能救中国。想一想那么哪个阶级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呢?
学生:无产阶级
教师:好,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五四爱国运动》,看以无产阶级为代表的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作出了怎样的努力。
五四运动背景
学习目标1:观看视频并阅读教材64页,小组探究巴黎和会相关史实。
1、导火线——巴黎和会
过渡:首先我们一起观看截取自爱国电影《我的1919》中关于巴黎和会中日双方代表发言的一段视频,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想一想:
(1)会上中日辩论的焦点是什么?
(2)上述问题是怎样形成的?
(3)巴黎和会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
(4)体现了巴黎和会的什么性质?
(5)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结果说明了什么?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完成)
教师: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成为了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有人说,如果没有巴黎和会,就不会有五四运动,五四的爆发带有很大的偶然性;也有人说,如果没有巴黎和会,五四运动一样会发生,当时中国社会各种矛盾已经积累到了一个临界点,稍加碰触,就会爆炸!现在请大家结合材料,从多个角度探究五四运动发生的背景!理解五四运动发生的必然性。
学习目标二:参阅教材,并结合补充资料,多角度概括促使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国际和国内因素。
教师:哪个小组展示你们的探究成果?(以幻灯片展示材料)
情境一:1915年日本以支持袁世凯称帝为条件,提出了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1915年5月9日,除第五条部分内容以后再议外,称帝心切的袁世凯接受了“二十一条”的全部内容。这就是“五九国耻”。
情境二:
十月革命胜利
情境三:材料一:对人民的压榨:1912~1919年田赋增加了7倍;盐税、烟税、酒税增加了3倍,印花税增加了6倍。
材料二:1916~1919年5月北洋政府共借外债100多次,债权国包括:日、美、英、法、德、俄、比、荷等国,以中国的银行、矿山、交通、税收、国库券为担保。
材料三:日本首相寺内称:在他任期内1916~1918年日本对华借款3倍于前,日本在华权利何止十倍于二十一条。
材料四:袁世凯死后,军阀割据局面形成,大小军阀各霸一方,连年内战,给人民开来深重的灾难。
情境四:1872—1894年中国境内近代工业175家;1895—1913年中国境内近代工业685家;1913—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有600多家,新增资本达一亿三千多万元,超过了过去半个世纪。
辛亥革命前产业工人达50万—60万人;1919年产业工人达200万,手工工场工人和店员已增至1200万;1912—1919年的7年间,工人罢工130次,仅1919年的前5个月就达19次。
情境五:“新文化运动沉重打击了封建的思想文化,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它促使人们加紧追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为伟大的五四运动作了思想的先导,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辟了道路”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地理_第四节 中国的气象灾害教学课件设计.ppt
- 高中思想政治_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音乐_群众歌曲与艺术歌曲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音乐_群众歌曲与艺术歌曲教学课件设计.ppt
- 高中物理_恒定电流电路实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生物_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语文_大地的眼睛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历史_第16课 五四爱国运动教学课件设计.ppt
- 高中数学_2.2.3 独立重复试验与二项分布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生物_染色体数目变异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语文_铃兰花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英语_Unit 1 Living well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英语_Unit 4 Body language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语文_琵琶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语文_管仲列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语文_管仲列传教学课件设计.ppt
- 高中思想政治_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