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鱼我所欲也》同步练习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docxVIP

第9课《鱼我所欲也》同步练习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9.鱼我所欲也 【基础精练】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故不为苟得也    (       ) (2)故患有所不辟也 (       ) (3)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       ) (4)贤者能勿丧耳  (       ) (5)蹴尔而与之     (       ) (6)乞人不屑也   (       ) (7)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 (8)万钟于我何加焉 (       ) (9)妻妾之奉      (       ) (10)是亦不可以已乎(       ) 2.对下列句中通假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故患有所不辟也(辟,同“避”,躲避) B.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辩,同“辨”,辨别) C.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同“德”,感恩、感激;与,同“欤”,语气词) D.乡为身死而不受(乡,同“向”,方向)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一箪食       食之不能尽其材       B.万钟于我何加焉   而山不加增 C.所欲有甚于生者 万钟于我何加焉 D.是亦不可以已乎 死而后已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分析、概括有误的一项是 (  ) A.《鱼我所欲也》出自儒家经典之作《孟子》,《孟子》记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及个人修养。《鱼我所欲也》从怎样对待生与死、义与利的角度,阐述了孟子的主张:人性是恶的。 B.本文开篇运用比喻论证方法,以鱼和熊掌为喻,论述了人生的选择应以“义”为重,必要时要“舍生而取义”,同时批判了那些见利忘义的人。 C.“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中的“是心”指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等这些善心。 D.面对生死抉择的时候,那些“舍生取义”者的表现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考试链接】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选自《鱼我所欲也》) 【乙】曾子①衣敝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邑②焉,曰:“请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曾子曰:“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③人。纵君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终不受。孔子闻之,曰:“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选自《说苑·立节》) 【注释】①曾子:名参,字子舆,春秋末年鲁国人,孔子的弟子。②邑:封地。③骄:傲视。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死亦我所恶  (       )         (2)曾子衣敝衣以耕(       ) (3)反,复往,又不受(       ) 7.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纵 君 有 赐 不 我 骄 也 我 能 勿 畏 乎?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甲】文中作者阐述的主要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中赞扬了曾子不受别人施舍、__________________的高贵品质。 10.请你从【甲】【乙】两文中提炼一个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诗文课外拓展】 (一)送梓州李使君 [唐]王 维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①。山中一夜雨,树杪②百重泉。 汉女输橦布,巴人讼芋田③。文翁翻教授④,不敢倚先贤。 【注释】①杜鹃:鸟名,又名子规或布谷鸟。②树杪:树梢。③讼芋田:指巴人常为农田事发生争讼。④翻教授:翻新教化。 11.“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一联中的“响”能否改为“鸣”“啼”?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Mylover61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