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绝对新颖性”的不同看法论
今年 6月 24日,国家知识产权后副局长张勤透露, 在新《专利法》中,将进一步提高授予专利权的标准。 “过 去我们强调相对新颖性,只要你具有相对新颖性就可以授予 专利。”
所谓相对新颖性,是指在国内没有率先使用过,同时又 没有在任何地方找到文献记载的创新成果,就算具有新颖性。 张勤称,“这次修改 《专利法》,我们就采取了绝对新颖性。 ”
所谓绝对新颖性,就是在世界范围内没有率先使用,即 使在中国没有人率先使用,但是在国外某一个专家已经使用 该技术了,那么这个发明也没有新颖性,不能授予专利。
对该拟修改意见,全国人大代表、我国著名的民营企业 家南存辉表示了不同的见解。
他的理由是,目前中国企业在国内收集国外公开出版物 证据已经很困难了,更谈不上去域外收集外国企业公开使用 的证据,如果这一修改获得成功,将导致中国企业很难运用 这项修改去无效“国外已经公开使用却能在中国获得专利权 的专利”。南存辉所提到的这种情况,是应该加以考虑的。
关于专利法的修改, 国外有很多可借鉴的经验。 1899 年 日本专利法采用“国内外公开使用”的新颖性标准; 1909 年 对该标准进行修改,将新颖性的世界公知标准改为日本国内 公知;1959 年在本国专利强国的地位巩固后又将新颖性标准 规定由国内公知改为世界公知。
可见,虽然日本在专利法颁布初期直接采用了“绝对新 颖性”标准,但是为了保护国内发明,在经过 10 年的经验 总结后,日本特许厅将新颖性的世界公知标准改为了日本国 内公知,这一修改后的标准一直维持了 50 年,直到日本的 专利强国的地位巩固后才又于 1959 年将新颖性标准由国内 公知扩大改为世界公知。
鉴于国外的成功经验,根据中国的实际,南存辉建议暂 缓新颖性规定的修改。
“公知”和“公用”分别是审查员和公众拒绝授予专利 和无效专利的武器,一般说来,公知成本低于公用的成本, 发达国家有资金的优势容易操作,如来华提交专利申请即可; 我国无资金优势,到外国去搜集公用证据确是问题。绝对新 颖性是建立在财力支持的基础之上的,否则就是以己之短克 敌之长。
对发达国家而言,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的意义早就超越出 知识产权保护自身而演化成为一种经济竞争的手段。法律是 需要成本的,加大成本即等于无法应用也即形同虚设。发达 国家关于“互免签证”的专利授权就是形式平等实质不平等 的伎俩。
例如,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一成员国的专利局曾谈论过 同我国专利局相互承认各自所审批的专利,即两局批准的专 利产生双重法律效力——在该国和中国同时生效,但这种 “互免签证”的作法并不适用于专利的相关费用,即是费用 不免。这样,这一看似对等的作法也就失去了意义,因为制 约我国专利申请人的资金问题并没有得到缓解,我国专利申 请人的资金匮乏,再加上发达国家昂贵的专利申请费用,造 成了我国和发达国家彼此间申请专利极不平衡平等的局面。 发达国家的这种作法就是以资金优势构造名义上平等、实质 上不平等的所谓“国民待遇”……
上文也说到,日本在知识产权保护上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这里有一个例子。当年原子核裂变方法获得的物质,在日本 不能授予专利的真正原因是其原子能产业的技术水平落后 于美俄等国,如果授予专利权,很可能就受制于美俄等国的 专利,影响到本国原子能产业的发展。基于此,日本对其不 授予专利权。 1975 年之前, 按此政策同样对化学物质的发明 不授予专利。而在日本的化学工业技术有了显著提高之后, 不再受到外国企业专利权的威胁,日本才跳出了“不特许事 由”的圈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