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证指南医案》治疗癥积聚的方剂统计分析.docxVIP

《临证指南医案》治疗癥积聚的方剂统计分析.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临证指南医案》治疗癥积聚的方剂统计分析 摘要:目的 探讨《临证指南医案》治疗癥瘕积聚遣方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癥瘕积聚提供借鉴。方法 统计《临证指南医案》中治疗癥瘕积聚的方剂,对治疗癥瘕积聚的方药使用频数、频率,以及药物四气五味、脏腑归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临证指南医案》中治癥瘕积聚方剂共43首,累计使用378种药物,总使用频次275次。药物使用频次≥5次的药物共有21味,排名前5味的药物依次为茯苓、当归、小茴香、香附、川楝子;用药以辛味最多,占32.76%(152次),其次为苦味占27.80%(129次);在药性上以温性药使用频次最多,占49.09%(135次);在药物归经上以脾经药物最多,占20.57%(166次),其次为肝经,占18.09%(146次)。结论 叶天士治癥瘕积聚多从肝脾调治,以辛开、温散,辅以苦降为主,调畅脏腑气机升降;佐以健脾、和血,攻中有补,攻补结合。 清代著名医学家叶天士,不仅是温病学派的奠基人,而且精通内、外、妇、儿及五官科。在医学领域建树颇多,史书称其“贯彻古今医术”。《临证指南医案》由华岫云收集叶氏晚年医案,加以分类编辑而成,是反映叶天士临床经验及学术思想的代表作之一。积聚一词最早见于《内经》,《金匮要略》则对积聚进行了发挥并提出癥瘕。《临证指南医案》中癥瘕、积聚卷共记载医案34篇,对癥瘕积聚的临床表现、病因病机、治则治法及遣方用药都有着详细的记载。因其医案为弟子汇编,并无疗效评价,但通过查阅文献发现叶天士在治疗肿瘤方面有其独到经验,例如:清代医家俞震在《古今医案按·积块》中记载称:“予曾亲见叶先生治一妇,产后着恼,左边小腹结一块,每发时小腹胀痛,从下攻上,膈间乳上皆痛,饮食入胃即吐,遍医不效。先用炒黑小茴香一钱,桂酒炒当归二钱,自制鹿角霜一钱五分,生楂肉三钱,川芎八分,菟丝子一钱五分,水煎送阿魏丸七分,八剂而愈,次用乌鸡煎丸原方半料,永不复发。又一人疟疾补早,左胁成痞,连于胃脘,按之痛甚,用炒桃仁为君,佐以阿魏、穿山甲、鳖甲、麝香,丸服,全消。”这两个医案较《临证指南医案》叙述更为详细,且达到了治愈的标准。因是作者亲眼目睹,更为可靠。又如徐玉锦等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临证指南医案》癥瘕、积聚卷中收录的所有医案处方。 1.2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1)选择《临证指南医案》中记载治疗癥瘕积聚的医案处方;(2)治疗处方中有明确的药物组成或明确方剂者,包括复诊的医案处方;(3)丸、散、膏剂(葱白丸、回生丹、八珍丸、小温中丸、杞圆膏、白花益母膏、泽兰膏)排除在外;(4)青葱管、羊肉、稆豆皮、老韭根、韭白归属药食同源类,其功效及归经未统一,予以剔除;新绛经考证,有茜草之说,有红花或苏木所染之丝帛之说,有降香之说 1.3 数据规范 中药处方的名称根据《中药学》、《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统一药物名称,如:“鸡肫皮”统一为“鸡内金”,“广皮”、“新会皮”统一为“陈皮”,“生於术”、“焦术”统一为“白术”,“川连”统一为“黄连”,“南山楂”、“炒楂肉”统一为“山楂”,“当归须”、“归尾”统一为“当归”,“官桂”统一为“肉桂”,“小胡麻”统一为“茺蔚子”,“山甲片”统一为“穿山甲”。 1.4 数据整理与统计 运用Microsoft Excel 2003对符合要求的中药进行频次、性味、归经及功效的统计,采用二分类的量化方法处理,将每味中药按“无=0,有=1”进行赋值,从而建立原始数据库。 由2位研究者独立进行中药录入,对纳入的中药按照设计表格(中药名称、四气、五味、归经、功效)逐个登记录入,执行双人录入核对。若出现两人录入不一致,对照原文核实并修改。 2 结果 《临证指南医案》中共筛选出癥瘕积聚类医案34篇,涉及方剂43首,其中癥瘕类医案25篇,包含复诊方剂共32首;积聚类医案9篇,包含复诊方剂共11首。共统计中药78味,使用总频次275次。 2.1 中药频次分析 由表1可见,在43首治疗癥瘕积聚的医案处方中,使用频次≥5次的药物共有21味,排名前10味的药物依次为茯苓、当归、小茴香、香附、川楝子、生姜、延胡索、桃仁、白芍、吴茱萸。通过对前21味药物功效及组方特点分析,可见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治疗癥瘕积聚时多用补法,其次为理气法和化瘀法。 2.2 中药药味分布 由图1可见,《临证指南医案》中治疗癥瘕积聚的34首医案处方中用药以辛味最多,占32.76%(152次),其次为苦味占27.80%(129次),甘味占25.86%(120次),淡味占4.96%(23次),酸味占4.53%(21次),咸味占3.66%(17次),涩味占0.43%(2次)。 2.3 中药药性分布 由图2可见,78味中药中,使用温性药频次最多,占49.09%(135次),其次平性药占22.

文档评论(0)

xlwky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