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当下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根本原因到底是什么.docx

造成当下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根本原因到底是什么.docx

此“经济”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造成当下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根本原因到底是什么? ? ? ? ? ? ? ? ? ? ? ? ? ? ? ? ? ? ? 中国学术界对于收入差距的“现状”有基本共识,即都承认“过大”,但对于形成“原因”尤其是“解决办法”的认识大相径庭。 有的学者认为,生产决定分配。主要是所有制结构不合理造成的,是资本和劳动关系问题,即私有资本的资本收入剥削了劳动收入。马克思主义、共产党是有阶级性的,不能代表剥削阶级。我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关怀与照顾一部分剥削阶级,但不能无条件地、毫不动摇地、毫无限制地支持与迁就他们。当前主要错误倾向不是搞单一公有制,而是私有化。 我坚决反对这种观点。在改革开放前,公有制几乎100%,号称没有差别,没有剥削。可是,人民在饥饿,至1978年还有2.5亿绝对贫困人口,国民经济走向崩溃边缘。邓小平多次说“我们对不起人民”。 正是如此,才有了改革的呼声,才有了邓小平理论,才有了十五大确立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形式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社会的变化翻天覆地,涌现了华为的任正非、腾讯的马化腾、香港的李嘉诚,他们对于中国发展的贡献,怎么估计也不算高。 那么,这些人,到底是时代的英雄、是民族的骄傲,还是新时期的剥削者,对他们的赞许,是为了发展生产力我们的党中央不得不采取的退让的政策吗?或者说他们还是将来共产党终究要打倒的对象吗? 我以为,这涉及从邓小平、江泽民到胡锦涛中国30年的领袖执政合法性的基础问题,涉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总路线是对还是错的大是大非的问题。 为此,必须学术争鸣! 根本原因绝不是市场化改革,恰恰相反,是市场化改革不到位、不深化。 第一,作为市场化的基础,产权改革远未完成。民间资本、非公资本太少。农民的土地权益远未实现,政府、国企、央企垄断了大量社会资源,寻租与特权广泛存在(须知,非公经济创造的产值已占全国GDP的一半以上,解决了全国80%城镇新增人口就业、65%的全国专利、75%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问题。以上数字引自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2009年底在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第二,作为市场化运行的结果,若干价格是扭曲的。比如电价被高度控制、低价运行;一些煤老板之所以疯狂暴富,主要是因为他们能够轻易获得煤矿经营权,而煤炭资源本身被几乎无偿占有,所以资本带来了暴利;劳动力价格远未市场化,出口主要靠低廉劳动力价格优势来竞争。 第三,作为市场化环境,政府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的比重过大,老百姓占的比例太低(央行报告:2007年居民收入分配占国民收入比重下降至57.9%,而美国高达70%)。同时,政府不当干预造成了国企不是靠竞争赚钱,而是靠垄断特权赚钱,垄断利润应上缴国家。有的地方借“宏观调控”的名义恢复计划经济时代的指令性,扩大寻租腐败空间。同时,政府在反垄断法规和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方面严重缺失。 总之,我们应高度警惕狭隘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思潮的兴起,应坚决捍卫市场经济的基本制度与市场化改革的大方向。 (2010年12月) ? -全文完-

文档评论(0)

智慧IT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微软售前技术专家持证人

生命在于奋斗,技术在于分享!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9月10日上传了微软售前技术专家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