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剥削泛化论商榷.docx

与剥削泛化论商榷.docx

此“司法”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与剥削泛化论商榷 ? ? ? ? ? ? ? ? ? ? ? ? ? ? ? ? ? ? 在关于剥削问题的讨论中,出现了一种把剥削泛化的观点,就是把所有他认为不合理不公平的现象都称为剥削。为了讨论问题的方便,我称之为剥削泛化论。剥削泛化论似乎可以追溯到胡培兆(胡培兆,1988)、要战通(要战通,1993)的论文,吴光炳(吴光炳,2002)、司正家(司正家,2003)、杜旭宇(杜旭宇,2005)等学者的论文是剥削泛化论的代表作,比剥削泛化论走得更远的观点是为剥削评功摆好,最为极端的是郝志强,竟认为被剥削是幸福的少学者批评过剥削泛化论,但是并没有抑制剥削泛化论的泛滥。如易重华批评杜旭宇,但他自己提出的技术剥削论也属于剥削泛化论,用剥削泛化论批评剥削泛化论,当然不会击中要害。辛程的文章全面批评了剥削泛化论,但是理论深度似乎不够,因为他停留在剥削泛化论的表现上,没有讨论剥削泛化论是否符合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是否符合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剥削泛化论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值得进行进一步的讨论。 一 剥削范畴与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 讨论剥削泛化论之前,有必要对传统的剥削定义做一些说明和修正。传统的剥削定义有两个,一是许涤新主编的《政治经济学辞典》的定义,一是徐禾、卫兴华的《资本主义前的各个社会形态》的定义。这两个定义都把剥削的本质概括为无偿占有别人的劳动成果。这个定义是目前讨论中广泛接受的定义。比如,周新城认为,剥削是生产资料所有者凭借所掌握的生产资料无偿地占有劳动者剩余劳动创造的产品这样的经济行为石认为,剥削是社会上一部分人凭借所掌握的生产资料或资本的私人占有来无偿地获取他人劳动成果的经济现象程认为,剥削是指生产资料所有者凭借所掌握的生产资料无偿地占有劳动者剩余劳动创造的产品的一种经济关系一般认为,这个传统的剥削定义来源于马克思。马克思说:“凡是社会上一部分人享有生产资料垄断权的地方,劳动者,无论是自由的或不自由的,都必须在维持自身生活所必需的劳动时间以外,追加超额的劳动时间来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生产生活资料。克思把剩余价值率称为剥削率:“剩余价值率是劳动力受资本剥削的程度或工人受资本家剥削的程度的准确表现。实,这里可能有一个误解。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把剩余价值率等同于剥削率是有一些假定的前提条件的。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手稿中说过:“剩余劳动是工人的劳动,是单个人在他必不可少的需要的界限以外所完成的劳动,事实上是为社会的劳动,虽然这个剩余劳动在这里首先被资本家以社会的名义占为己有了。正如前面所说,这种剩余劳动一方面是社会的自由时间的基础,从而另一方面是整个社会发展和全部文化的物质基础。正因为资本强迫社会的相当一部分人从事这种超过他们的直接需要的劳动,所以资本创造文化,执行一定的历史的社会的职能。这样就形成了整个社会的普遍勤劳,劳动超过了为满足工人本身身体上的直接需要所必需的时间界限。就是说,资本获得的剩余价值并不全部等于剥削。首先,资本家要拿出一部分以税的形式上缴给国家。国家获得的税就是马克思所说的执行“历史的社会的职能”的物质基础,是创造文化的物质基础。其次,剩余价值中一部分属于资产收入和风险收入,也就是利润和地租,利润包括企业主收入和利息。余下的部分才是剥削。写成公式就是:剥削=剩余价值—税—资产收入—风险收入。所以,笔者把剥削定义为,剥削是指凭借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取得超过资产收入和风险收入的部分的行为削是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重要范畴。 剥削是一种经济行为。马克思在《资本论》提出了产业资本的运行公式: 外国经济学说与中国研究报告(2010) 其中,G代表货币,W代表商品,A代表劳动力,Pm代表生产资料,P代表生产过程,虚线----代表资本流通过程的中断,W′代表包含着剩余价值的商品,G′代表包含着剩余价值的货币。这实际上是一个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模型。这个模型的要点是:资本家凭借掌握的资本,进入生产资料市场购买生产资料,进入劳动力市场购买劳动力。资本家把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过程开始。生产过程结束后,资本家把新产品拿到市场上出售,获得的收入扣除垫付的资本和上缴政府的税,剩下的部分就是资本获得的利润。利润中扣除资产收入、风险收入后的余额,就是资本的剥削所得。工人之所以被剥削,是因为把自己的劳动力作为商品出卖给资本,让资本支配,劳动时间超过必要劳动时间,达到剩余劳动时间。工人之所以要出卖劳动力,是因为一无所有,只有通过劳动获得工资收入才能维持生存。马克思说:“产业资本决定了生产的资本主义性质;产业资本的存在,包含着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阶级

文档评论(0)

智慧IT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微软售前技术专家持证人

生命在于奋斗,技术在于分享!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9月10日上传了微软售前技术专家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