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中国国民储蓄率的其他因素.docx

影响中国国民储蓄率的其他因素.docx

此“经济”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影响中国国民储蓄率的其他因素 ? ? ? ? ? ? ? ? ? ? ? ? ? ? ? ? ? ? 本章主要分析预期寿命之外的其他因素对中国国民储蓄率水平的影响,主要有三个部分。一是分析预防性储蓄对居民储蓄的影响,二是分析人口结构变动对国民储蓄率的影响,三是分析国民储蓄结构的影响。 第一节 预防性储蓄动机 居民储蓄是国民储蓄的重要组成部分,居民储蓄的变动会直接影响国民储蓄率水平。目前最终消费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小,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低于大多数发达国家水平。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不足主要由居民消费引起,1978年以来,居民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已从50%左右下降至目前的40%以下。居民消费增长乏力的原因之一可能是预防性储蓄动机较强,为了验证中国家庭是否存在预防性储蓄动机,我们使用中国家庭收入项目调查(Chinese Household Income Project)中针对中国家庭调查的微观数据,考察并验证消费增长的影响因素,解释中国家庭消费特征。 一 计量模型的确定与数据的处理 1.计量方程的确定 一个典型消费者,寿命为T,在第t期的目标是: 约束条件为: Ai,t+j+1=(1+ri)Ai,t+j+Yi,t+j-Ci,t+j,Ai,T+1=0 Yt=Ptνt Pt=Pt-1Nt 其中,Et为消费者第t期的条件期望,T为死亡年龄,σ为时间偏好,Ci,t为第t期消费,Yi,t为第t期现期收入,νt为现期收入冲击,Pt为持久收入,Nt为呈对数正态分布的持久收入随机扰动项,Ai,t为第t期资产,ri为第t期无风险资产收益率,U(·)为CRRA效用函数(1-ρ)Ci,t1-ρ。该模型的解在效用函数为CRRA形式条件下,在rt+1=φt+1=0处取二阶泰勒级数,可得: 如果消费冲击是对数正态分布的,设ηt+1=Δlnct+1-Et(Δlnct+1),πt+1=Δlnct+1-Et[Δlnct+1],那么式(8-2)将为: 其中, ,ρ值为相对谨慎系数,可以度量预防性储蓄动机的大小。同时,收入增长对消费增长的影响受到了广泛关注。为了检验收入增长的作用,我们将收入增长纳入计量方程,可得: 其中, ,Δlny-EΔlny=ε,τ=ε+ρ/2·γ。 计量方程最终确定为: 2.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本书所使用的数据来源于inter-university consortium for political and social research(ICPSR)2008年发布的中国家庭收入项目调查2002(Chinese Household Income Project,2002)。2002年的调查中针对1998~2002年中国家庭收入和消费进行了补充调查,这为研究家庭消费增长提供了可能。该调查项目由亚洲发展银行、中国社科院、福特基金会和哥伦比亚大学共同发起,共覆盖了中国22个省份、9200户家庭共37969人,能够保证样本的多样化,数据说明如下。 家庭消费支出(ct):为了确保各年消费数据的一致性,我们选取生活消费支出作为家庭消费支出变量,并根据消费物价指数对各年家庭消费支出进行了调整。 收入(yt):问卷中包括个人工资性收入、非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家庭其他收入、家庭纯收入等。 实际利率( ):由于储蓄存款是大多数家庭选择的非现金金融资产形式,因此我们选取银行当年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表示名义利率,减去消费物价指数之后得到实际利率。 不确定性[var(ct+1)]:消费不确定性主要来自收入的不确定性。一般来说,不确定性主要是指预期收入偏差的改变,而预期收入可以用预期持久收入来衡量。本书使用家庭持久收入与实际收入平均值之差的平方(Ypt-Yt)2来替代消费不确定性。 持久收入(Ypt):本书用家庭年收入作为家庭收入变量。持久收入按照古扎拉蒂(中译本,2000)的方法,假定按照适应性预期对持久收入预期进行调整,具体方法为: Ypt=λYt+(1-λ)Ypt-11      (8-6) 其中,Ypt为持久收入,Yt为现期收入,本书设1998年家庭年收入为持久收入,λ取0.75。 二 估计结果与分析 常规假设下,模型的误差项可能与当期变量相关,使参数估计出现偏误。Campell和Mankiw(1990)利用滞后的收入增长和消费增长作为工具变量进而对模型进行了估计,万广华(2001)、杜海韬(2005)等也使用过类似方法。本书将收入增长、利率和不确定性的滞后一期和二期变量作为工具变量组,进而利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对模型进行回归。Hausman检验结果显示,卡方统计量为21.99,对应P值为0.0001,因此我们选用固定效应模型对方程进行估计。同时,由于选择的工具变量个数超过解释变量个数,所以我们进一步利用广义矩(GMM)方

文档评论(0)

智慧IT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微软售前技术专家持证人

生命在于奋斗,技术在于分享!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9月10日上传了微软售前技术专家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