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_伤仲永 马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初中语文_伤仲永 马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 - PAGE 12、伤仲永(教案) 一、课文导人,简介作者,解释文题。 同学们,我们在《为学》这篇课文里曾学过这样两种人:一种人天资愚钝,才智平庸,但他们勤奋刻苦,旦旦而学,最终在学习上取得了成功;还有一种人天资聪慧、才思敏捷,却摒弃自己的天赋而不用,最终变成了昏庸平凡的人。这篇课文告诉我们后天的努力对于做学问是至关重要的。遗憾的是有很多人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自恃聪明,自认为有天赋,结果最终沦为庸才、蠢才。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伤仲永》,里面的主人公就是这样一个人。 (板书:伤仲永) 这篇课文的作者是王安石(板书:王安石) (出示幻灯片)作者简介: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本文选自《临川先生文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重在理解 1、通过课前预习,相信同学们已经自主解决了本篇课文的重点词语。下面,请同学们看黑板,找一对师友带领大家一起学习这几个字。 (幻灯片出示:邑yì谒yè称chèn泯mǐn卒zú夫fú耶yé) 2、刚才一对师友带领我们共同学习了课文中的重点字,为我们学习课文扫清了障碍。 学习文言文重在朗读,下面,我们找几对师友读一下课文,读的时候,其他同学要认真听,边听边用铅笔勾画出与自己理解不同的地方。好,第一段谁来读?…… (全文朗读完成,请师父对学友的朗读进行评价,其他师友对其进行评价。教师相机引导,特别是重点句子停顿,如:①仲永/生五年 ②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③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④自是/指物做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⑤传/一乡秀才/观之 ⑥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⑦余闻之也/久 ⑧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刚才,通过大家充分发表意见,相信你对读文言文的句读停顿有了深刻的感悟。 文中有一个字“扳”,老师发现有几位同学都读“攀”,他们读的对吗?为什么?(幻灯片出示:“扳”通“攀”,牵、引的意思) 请同学们赶快用笔在这个字下面标上三角号,表示这个字是通假字,非常重要。在文言文中,通假字是一种常见的文言现象,读的时候要读它通的那个字的音。以后我们大家在学习中再遇到通假字也可以这样标记。 下面请同学们捧书端坐,齐读课文,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句子的停顿,读出节奏。(幻灯片出示句读) 三、探讨研究,解释课文 1、预习课文时,我要求同学们结合注释自己翻译课文,并圈画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下面,请各位师友相互交流一下,看看有些地方能不能自己解决,(二分钟后)师友合作还没有解决的可以小组内讨论一下,看看能不能进一步解决(三分钟)。 好,刚才看同学们交流的非常认真,哪个小组来说一下自己不理解的地方?(班上解决,教师引导,实在有偏差的教师直接点出) 2、这里老师也有一个问题要问大家,“邑人奇之”一句中“奇”字应该怎样解释?(幻灯片出示“奇”等) 文言文中的用语与现代汉语有很大的差别,特别是有些字的词性一变就变成了另外一个意思,比如“奇”这个字本来是形容词,在文言文中却被用作动词,意思就不一样了。所以,我们在翻译的时候要结合语境把句子翻译通顺。像这样的字在这篇课文里还有一些,请大家看屏幕,结合语境解释一下加方括号的词。 请同学们用方括号标注这些词语,以后再遇到这样的词也可以这样标记。 四、研读课文,感悟道理 1、要深入把握文章的内涵,理解题目非常重要,下面,我们看“伤仲永”的“伤”是什么意思? (是哀伤、叹息,题目的意思是:为仲永感到叹息) 2、王安石为什么为仲永感到哀伤、叹息呢? (板书、幻灯片出示:神童——泯然众人矣) 3、第一段解析:儿时的仲永的确是个神童,他到底神在哪?让我们读文章,结合具体词句来谈谈自己的理解。请大家默读课文第一段,用笔做圈划,小组内交流一下自己的见解。 (期间串问:①一个五岁的孩子为什么从来没见过书具?世隶耕,向我们交代了仲永的家庭背景。②这样一个农民的孩子哭着闹着要书具,我们身边四五岁的孩子都哭闹着要什么?仲永五岁要书具足以令人称奇。③“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纹理皆有可观者”这一句怎样解释?在读这一句的时候我们应该读出怎样的语气?带着惊奇、佩服的语气读这一句。④“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这一句怎么翻译?下面,老师读这一句,同学们仔细听,思考一下在你脑海里出现了怎样的一幅画面?找两名同学说。) 由此可见,仲永的诗纹理十分精彩,受到了同县人的赞赏和追捧。下面让我们带着对神童的赞赏、佩服和惊叹齐读第一段。 4、第二段解析:可这样一位令我们赞赏、佩服和惊叹的神童最后却——(生齐读:泯然众人矣。) 如果在这句话前面加一个语气词,你会怎么加?(找同学起来说一下) 是啊,这多么让人哀伤、叹息啊。 5、第三段解析:仲永为什么会“泯然众人矣”呢?课文第一段,有三个字说出了关键原因,哪三个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ehuan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505200300001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