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基础模块》上册 第五单元 唐诗六首 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docxVIP

《语文 基础模块》上册 第五单元 唐诗六首 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元稹其人和贬谪诗的相关知识; 2. 解读诗歌意象,品味诗的意境; 3. 理解作者情感,体味诗歌内涵,提高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 理解作者情感,体味诗歌内涵。 (三)教学难点 解读诗歌意象,品味诗的意境。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枫叶四弦秋,根触天涯迁嫡恨;浔阳千尺水,勾留江上别离情。”引入新课。 (二)关于贬谪诗 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都以做官为最高理想,即所谓“学而优则仕”。的确,“学而优则仕”是古代知识分子实现人生理想及价值的主要途径,问题是,他们一旦靠读书做上官以后,就进入到了沉浮的宦海之中,稍不留神就有遭遇贬谪的危险。于是,在历史上,便有了一个特殊的文人群体,即在参与朝政中遭遇挫折而受到贬谪的官员。当然,贬官的情况千差万别。有的被贬是为一己私欲,有的却是心怀天下。就其结局而言,有的建功立业,得以光照史册;有的吟诗作赋,在文坛永垂风流;有的则并不为人同情,从而被遗忘。贬官的遭遇,除了降职、贬逐前往荒远之地外,不少人还经历过囹圄之祸。 大唐时代,文人遭遇贬谪的现象十分普遍。贬谪诗人,来到穷荒僻远的贬所,除了自然环境的恶劣和生活条件的贫乏而导致生活的格外艰难之外,更难承受的是心灵的孤独。生长在北方的诗人,初到南方,因语言不通,常会导致与当地人的疏离和隔阂而,这种疏离和隔阂又会日益加深他们的孤独感。柳宗元所谓“异服殊音不可亲”,就典型地表现了这种心态。 作为贬谪者,他们又常常遭受社会的歧视、朋友的误解、旁人的冷落和上司的压迫,孤独之外又有深重的屈辱感。他们原本有着强烈的进取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迫切希望在政治上有所作为,而随着贬居时间的延长,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有限的生命时光在穷乡僻壤中白白流逝,被社会抛弃以及生命被拘囚以至于渐趋荒废的怨愤便会不断强化。 于是,这些贬谪文人便将仕途的不幸转化为文学精神的升华,把文学创作看成是他们生命的另一种存在形式,以此为动力而进行他们精神世界的定位与重建。 当然,不同的人格个性,面对生命的沉沦,所表现的抗争精神又不一样。所以以下,我将例举几个举足轻重的唐代贬谪诗人,试论政治贬谪生活对他们精神思想以及文学创作所造成的影响。 (三)作者简介 元稹 (779—831) 字微之,别字威明,行九。为北魏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洛阳(今属河南)人。元和元年(806)授左拾遗。四年任监察御史。 五年贬江陵府士曹参军。十年奉召回朝, 不久出为通州司马转虢州长史。长庆二年(822),以工部侍郎同平章事,居相位三月,即出为同州刺史。改浙东观察使。 大和三年 (830),入为尚书左丞,又出为武昌军节度使,卒于任所。元稹工诗,与白居易齐名,时称 “元白”,同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推崇杜甫,创作 “即事名篇” 的新乐府。 现存诗近九百首,《全唐诗》 编为二十八卷。 (四)写作背景 元镇和白居易有很深的友谊。元和五年,元稹因弹劾和惩治不法官吏,同宦官刘士元冲突,被贬为江陵士曹参军,后来又改授通州(州治在今四川达县)司马。元和十年,白居易上书,请捕刺杀宰相武元尚的凶手,结果得罪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上面这首诗,就是元镇在通州听到白居易被贬的消息时写的。 (五)走进文本 1.观看朗读视频 2.教师范读 3.学生朗读,教师点评 诵读要点:此诗应用沉郁、 悲怆的语调来读。 第三句节奏要急促,音调上应前低后高,以表现诗人初闻消息时的惊愕之状。 第四句应舒缓、 低沉。 “影” “谪” “惊” “入” 四字应加以强调。 (六)品味鉴赏 1. 播放视频,让学生体味视频的情感基调,引出意象的概念。 意向,是诗人的思想感情与客观物象的融合。 2.诗中出现了哪些意象?我们如何解读? 明确:昏暗中灯失去了光焰的“残灯”“暗风”“寒窗”。昏暗中灯失去了光焰, 成了“残灯”。“残灯”的光影昏暗摇晃,愈发显得周围的景物阴沉昏暗,气氛暗淡凄凉。 在这样的气氛中,忽然听到好友被贬九江,内心的痛苦、 震惊一齐涌上心头,不由 “垂死病中惊坐起”。而在此时,风伴随着雨又进入窗中,愈发显得凄凉、 愁苦。 3.探寻主旨 友人贬谪的悲恸与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共鸣。 4.借景抒情 借景抒情是指作者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去描写客观景物,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自己的心情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是一种写作手法。 特点:“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浑然一体。只写景,不直接抒情,以景物描写代替感情抒发。 (七)课外拓展 诗歌欣赏,体会这两首诗所表达的情感,结合你的个人经历,谈谈你对友情的理解。 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白居易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水风波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