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重阳》教案.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 NUMPAGES ?采桑子·重阳?教案   一、背景: 1929年6月22日在闽〔福建〕西龙岩召开了红四军第七次代表大会 ,会上毛泽东因被朱德、陈毅等批评搞“家长制〞 ,未被选为前敌委员会书记。毛泽东随即离开部队 ,到上杭指导地方工作 ,差点死于疟疾。直到11月26日 ,大病初愈的毛泽东才在上海中央〔当时由周恩来主持〕“九月来信〞的支持下恢复职务。这首诗反映了病中的心情。 在闽西征途中 ,诗人欣逢重阳佳节 ,触景生情 ,借景抒怀 ,写了重阳节的战地风光 ,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看法 ,表现了战争胜利后的喜悦和对革命前途的乐观态度。文章写得豪迈 ,气度恢弘 ,使人读过 ,备受鼓舞。 二、解题: 采桑子:词牌名。重阳:题目 重阳:节令名 ,阴历九月初九 ,又叫重九。因9是阳数 ,故名重阳。是传统上文人登高赋诗之日。此词作于1929年重阳节〔为当年阳历的10月11日〕。 三、学生朗读 ,要求:读准字音 ,把握好节奏、音调 ,读出语气、感情。 赏析 本词为双调。前后两阕各4句。全词44个字。韵脚为:阳、阳、香、光、光、霜。一韵到底。重阳和春光的重复 ,韵律匀整和谐 ,但这不是规那么 ,而是作者的技巧。 一〕“人生易老天难老 ,岁岁重阳〞 1、这两句词的意思是什么? 这两句起势突兀。前句是虚 ,后句是实;前句泛论人生天道 ,后句带出重阳入题。这里化用了李贺的诗句“天假设有情天亦老〞〔见于?金铜仙人辞汉歌?〕。 “天难老〞是将宇宙人格化。为什么难老?因为那是无情的。宇宙间一切事物都在不断的开展变化 ,生生不已 ,无穷无尽。如寒来暑往 ,日出月落 ,春秋更替 ,光景常新 ,周而复始。 “人生易老〞是说韶光易逝 ,人生短促。但诗人不是慨叹人生如朝露。恰恰相反 ,正由于“人生易老〞 ,更当努力进取 ,建功立业 ,莫让年华付流水。所以必须把有限的生命献给无限壮丽的革命事业 ,让小我化入大我 ,尽可能发光发热 ,生命才更充实更珍贵。这里诗人情绪是昂扬的 ,表达了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 2、“人生易老天难老〞表达了什么哲理? “人生易老〞与“天难老〞构成比照 ,丝毫不含有消极感伤的意味。一有尽 ,一无穷;一短促 ,一长久。既对立又统一 ,提示了人生的真谛和宇宙永恒的真理 ,闪耀着唯物主义的思想光辉。这是一句极富哲理的警句。 二〕“战地黄花分外香。〞 为什么“战地〞的“黄花〞会“分外香〞呢? 胜利可喜 ,人逢喜事精神爽 ,诗人异常兴奋。战地有着烈士的鲜血 ,战地的“黄花〞〔满山遍野的野菊花〕经过硝烟炮火的洗礼 ,依然在秋风寒霜中挺立开放、绽黄吐芳 ,它平凡质朴而生机勃勃 ,具有现实和象征的双重性。使人看了怎能不感到格外美丽 ,格外芬芳?怎能不感到加倍喜悦?“分外香〞写出了赏菊人此时此地的感受。这一句有情有景 ,有色有香 ,熔诗情画意于一炉 ,形成了生机盎然的诗境 ,既歌颂了革命战争 ,又显示了诗人兼战士的豪迈旷放的情怀。 古人也有于军中写重阳的 ,如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强欲登高去 ,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 ,应傍战场开。〞这是什么情调?厌战思家。岑参本来是以反映边塞生活而著称的诗人 ,而在战地重阳 ,想到的只是长安故园 ,只是故园的菊花 ,还未能免俗 ,了无新意。至于一般的骚人墨客 ,那就更不用说了。 再看看古人的重阳诗词 ,无论陶潜的“露凄喧风息 ,气彻天象明〞〔?九日闲居?〕、“清气澄余滓 ,杳然天界高〞〔?己酉岁九月九日?〕;无论王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无论李白的“携壶酌流霞 ,摩菊泛寒荣〞〔?九日?〕、“九日龙山饮 ,黄花无数新〞〔?九日?〕、“坐开桑落酒 ,来把菊花枝〞〔?九日杨奉先会白水崔明府?〕;无论杜牧的“尘世难逢开口笑 ,菊花须插满头归〞〔?九日登高?〕;无论苏轼的“万事到头都是梦 ,休休明日黄花蝶边愁〞〔?南乡子?〕;无论黄庭坚的“花向老人头上笑 ,羞羞 ,白发簪花不解愁〞〔?南乡子?〕┅┅无一例外 ,都没有摆脱俗气。读过这首词便可以“一览众山小〞了。 三〕“一年一度秋风劲 ,不似春光。〞 写的是诗人的真实感受。“劲〞字 ,力度极强 ,写出秋风摧枯拉朽 ,驱陈除腐的凌厉威猛之势 ,笔力雄悍 ,极有刚健遒劲之美 ,不似春光妩媚。但绝对不是“春华落尽 ,满怀萧瑟〞〔刘克庄〈〈贺新郎bull;九日〉〉〕。 四〕“胜似春光 ,寥廓江天万里霜〞 秋色春光 ,已有所抑扬。为什么“胜似春光〞? 春天里哪能有这天高气爽、水天相接的寥廓景象和秋色万里的壮丽景象呢?当然诗人所作出的审美评价 ,不完全根据春与秋的自然属性 ,关键还是在诗人的战斗性格更喜欢劲厉。因而在这种借景抒情之中 ,自然便有了寓意 ,有了寄托。“秋风劲〞 ,使人联想到革命形势的不断开展和革命力量的不断壮大;“春光〞

文档评论(0)

183****295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