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精剖喻体,丝丝入扣。《拿来主义》中鲁迅先生的喻证 法运用得很经典。他用“大宅子”比喻“文化遗产”,用“孱 头”“昏蛋”“废物”来批判三种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观点和 态度,用“鱼翅”“鸦片”“烟枪、烟灯”“姨太太”来比喻 文化遗产的几个组成部分,用“占有”“挑选”“创新”来说 明批判继承文化遗产的三个步骤。十分贴切,浑然一体,令人 信服并不由得拍案叫绝。 (4)多方面挖掘喻体含义。比喻物往往具有多方面的含义, 考生在应考时可根据论题和论点的需要,通过深入挖掘,恰如 其分地加以利用。例如“指南针”,有人将它比作“理论”, 也有人将它比作“理想”。 (5)可连用多个比喻来说理。例如毛泽东在《一个极其重要 的政策》一文中针对一些同志对实行“精兵简政”政策的意义 认识不足的情况,一连用、随季换衣、孙悟空对付铁扇公主、 黔之驴三件事作比喻,深入浅出地加以阐明。 (6)运用比喻论证时,同样需要加以分析。有篇高考优秀作 文《机遇》这样写:“有些成功的得来,往往看似一蹴而就, 带有一定的‘机遇’,实际上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它宛如一粒 种子,深深埋在土壤之中,不断地吸收养料水分,苦熬过严寒 和干旱,日益具备了破土而出的条件,而这时,‘机遇’便宛 如适时的春雨,使种子得以顺利地发芽、开花。我认为成功与 机遇的关系就是如此。” 4.比较法 比较法也是一种常见的论证方法,分类比与对比两种。 (1)类比法。 所谓类比,就是借助某几个类似的故事、事例或作者安排 的情境,进行由此及彼的推理。运用某个材料的引申义,通过 类比,来论证文章的观点,这种方法称为类比法,也叫引申论 证法。用作类比引申的材料,一般是寓言、童话、典故、神话 故事,还有自然现象和社会幽默小品。类比论证的好处在于这 些材料本身的生动有趣性及其哲理性,会使文章的观点鲜明深 刻,而且生动、吸引人。 在运用类比论证时,要注意以下两点: ①引申的材料要完整简洁。考场作文的背景特殊,不允许 记叙的篇幅过长,和用例证法时对事例的叙述一样。 ②对运用的材料要加以分析。要善于揭示,一语中的,一 针见血。这同例证法一样。例如:为了论证“要成功,必须付 出劳动”这一观点,在列举“守株待兔”这一寓言故事后,还 可作这样的分析:“侥幸是一种意外,一种偶然,把一时的侥 幸视为成功的必然,那是人生的可悲。要想收获,必须付出劳 动。” (2)对比法。 所谓对比法,就是把正反两方面的论点和论据加以剖析对 照,达到否定错误观点,树立正确论点的目的。用正面的材料 或观点同反面的材料或观点进行对比,作者的立场就能得到直 露显豁的表现,具有很强的论证力量,能给阅卷者以鲜明的印 象,为获得高分打下基础。 对比有两种情况——横比和纵比。 “横比”是将同一时期两种性质截然不同的事物进行比 较,“纵比”是将同一事物在不同时间的不同情况进行比较。 对比论证有两种方法——整体对比、局部对比。整体对比, 即对文章的整个本论部分进行正反对比;局部对比,即将本论 部分的某个层次进行正反比较。 运用对比方法论证时,要根据论点的需要,妥善安排篇幅, 特别是在“整体对比”时,一般应以正面为主。 5.推理法 逻辑推理是指从一个或几个判断推出另一个判断的思维形 式。议论文不仅要通过概念(观点、论点)、判断(立论、结论) 的形式,更需要通过推理的形式来反映四周的现实与揭示客观 的真理。 常见的逻辑推理形式有两种——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就 议论文来说,也可以称为两种论证方法——演绎法、归纳法。 (1)演绎法。 演绎法是一种由一般到个别的论证方法。它由一般原理出 发推导出关于个别情况的结论,其前提和结论之间的联系是必 需的。演绎法有三段论、假言推理、选言推理等多种形式,但 最重要的是三段论。三段论由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三部分组 成。如大前提是“凡金属都可以导电”,小前提是“铁是金 属”,结论就是“所以铁能导电”。 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有一段著名的论述: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 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 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 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 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这段话中就包含着一个完整的演绎论证。 大前提:“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是普遍性 原理,是论点。) 小前提:“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是已知的 判断。) 结论:“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结论。) (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2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实验四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物体质量的关系学案新人教版20210717250.doc
- 2022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三板块古代诗文阅读专题7第2讲鉴赏诗歌的形象课件.pptx
-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第一框坚持改革开放课件新人教版20210818235.pptx
-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第一框创新改变生活课件新人教版20210818231.pptx
-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第二框走向共同富裕课件新人教版20210818234.pptx
-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第二框创新永无止境课件新人教版20210818230.pptx
-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第一框延续文化血脉课件新人教版20210818217.pptx
-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第二框凝聚价值追求课件新人教版20210818216.pptx
-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第一框正视发展挑战课件新人教版20210818213.pptx
-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第二框共筑生命家园课件新人教版20210818212.pptx
- 通用版2022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四部分写作专题二十五第四节任务驱动型作文备考策略课件.ppt
- 通用版2022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四部分写作专题二十五第二节论据课件.ppt
- 通用版2022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四部分写作专题二十六第一节波澜课件.ppt
- 通用版2022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四部分写作专题二十六第二节线索课件.ppt
- 通用版2022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四部分写作专题二十六第三节细节课件.ppt
- 通用版2022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四部分写作专题二十四标题课件.ppt
- 通用版2022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三部分语言文字应用专题十五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课件.ppt
- 通用版2022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七文言翻译含文言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和用法课件.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