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docVIP

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学目标 1.认识汉语词汇的演变,并能据此解决古汉语阅读的相关问题。 2.认识汉语语法的演变,并能以此指导古汉语的阅读和翻译。 教学重点、难点 汉语词汇的演变和汉语语法的演变。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翻译画线的句子。 “这个小孩的耳朵特别大”等笑话百出,你觉得问题出在哪? 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差异是很大的,不注意差别就要闹大笑话,为避免再次发生此类尴尬的事,为了更好地学习古代文化经典,我们有必要学习并掌握古今汉语的差别。 活动 活动一:我古你今,相对言说。 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画出古今差别词句。 要求:一同学说古代汉语词句,另一个说出现代汉语意思。先由词再到句子,然后再互换角色。 (学生活动) 活动二:古今对照,分析差别。 师: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明确感受到古今汉语的具体差异。这段话中实际上只有几个字(词)古今汉语是没差别的,除了地名、人名外,它们是―― 生:八、我、能、国、不、客、从、来、坐、谈、问。 师:大多数的字(词)不是意义有所不同,就是用法有些两样。下面请大家结合自己刚刚查找到的一些结果,及书上的参考,说说古今汉语到底有哪些差别? (学生讨论) 师:概括起来大概有两种,一种是意义改变了,如“形”“妻”等;一种是意义改变甚至某些意义都消失了,如“服”,它“穿衣”这个义项,今天已经消失。 师:大家再看看,“之”的几种用法在现代汉语中还有哪几种在用? (学生讨论) 概括: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用法还在使用,还有一些就是在固定搭配中使用。 师:下面我们来看看句子有哪些变化。 (学生讨论) 概括:一些古代汉语的句式消失了,如“吾孰与城北徐公美”“忌不自信”等;有些古代汉语的句式与现代汉语句式大体相似,如“不若君之美”;还有一种,一些古代汉语句式只在现代汉语固定短语中保留使用,如“之所以”“为……所……”等。 活动三:举一反三,再鉴差别。 (学生讨论)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预习语音、词汇、语法的演变。 第二课时 导入 请指出下列红体字的准确读音 ? 至吐门,遂强大,更号可汗,犹单于也 ? 天姥连天向天横 ? 先买公仓,收余以食亲 ? 是时,曹操遗孙权书日:“近者奉辞伐罪…” ? 彗星见于东方羽扇纶巾 ? 万乘之国否极泰来 ? 土蕃 读下面的诗句,找出韵脚 ?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探讨 探讨一:汉语语音的演变 声调的变化 韵母的变化 探讨二:汉语词语的演变 1.词语的词形变化 (1)在原来的单音节词加上词头(前缀)或词尾(后缀),成为现代的多音节词。 (2)在原来的单音节词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同义或近义词,合成一个现代的多音节词。 (3)原来的单音节词被现代不同的多音节词所替代,如:伐──攻打;乖──违背;川──河流;股──大腿。 2、词语的词义变化 (1)词义扩大。“江”“河”古代专指长江、黄河。如“哭”,古义指“悲痛出声”,“大声曰哭,细声有涕曰泣”,大声而无泪的叫“嚎”. (2)词义缩小。宫:古为“房屋”,今为“宫殿”。 “丈人”,古义指“老人之通称”. (3)词义转移。即词义由指甲事物变为指乙事物。如“牺牲”古代指为祭祀宰杀的牲畜。如“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现在指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泛指放弃或损害一方的利益。 “耳闻不如目见”、“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等等,“闻”是“听”的意思。现在,“闻”是指用鼻子嗅,它的词义内涵发生了变化。 (4)词义的褒贬色彩不同。“谤”古代指公开指责别人的过失,是中性词。如“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现在“谤”用于“诽谤”,指无中生有地说人坏话,是个贬义词。 课堂小练 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 ①秦以虎狼之势,与中国抗衡。 ②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③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④沛公居山东时 ⑤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⑥古之学者必有师 ⑦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⑧颜色不少变 ⑨秋天漠漠向昏黑 ⑩上初即位,富于春秋 3、词语的替换变化 现实中某类现象本身没有发生变化,而表达这种现象的词语发生了变化。 (1)社会因素:如把“世”改成“代” (2)观念的改变:“车夫”――“司机”,“戏子”――“演员”,“残废”――“残疾” (3)语言表达:“足”――“脚”,“面”――“脸”,“目”――“眼”,“口”――“嘴” 探讨三:语法的变化 1、语序的变化 最显著的不同之处是疑问句和否定句中的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前,也就是我们所谓的“宾语前置”: A.沛公

文档评论(0)

juecheng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