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docVIP

《虞美人》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学目的 1、了解李煜生平及其在词史上的地位。 2、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提高审美情趣,培养鉴赏能力。 3、使能入情入境地诵读并背诵全词。 教学重点 1、体悟词的思想内容和意境,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的能力。 2、学习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的写法。 教学设想 1、以诵读为主导,抓住词义要旨,领会意境及艺术特点。争取当堂成诵。 2、引入《相见欢》、《乌夜啼》进行延伸阅读。 3、运用多媒体教学,播放邓丽君的《几多愁》,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词的意境。 教学方法 1、朗读法2、问答法3、情境法。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唐诗过后是宋词。好诗在唐代已被诗人们写尽了,宋代文人就另辟蹊径,使词这种文学形式趋于完善、臻于完美,达到了空前的繁荣,使宋词成为我国文化宝库中又一颗璀璨的明珠。 二、介绍词的一般知识 ①名称――词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所以又称之为诗余、长短句。 ②填词――词在形式上的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③片――词大多分段,一段就是一个乐段,叫“片”或“阕”,一般分两片。 ④篇幅――词的篇幅比较短小,有人按字数将词分成小令、中调和长调三种,认为58字以内为小令,《59―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 ⑤风格――词分为婉约与豪放,是根据词的创作风格来划分的。 婉约词:语言清丽含蓄,情感婉转缠绵,多以男欢女爱、离悉别绪为题材。代表人物有柳永、李清照、姜夔等。 豪放词:气势雄伟,意境开阔,充满豪迈洒脱之志,给人以积极向上之力量。代表人物有苏轼,辛弃疾等人。 ⑥发展――为了说明方便,似可将词在唐宋的发展历程分为四个时期: 幼年期――唐代――李白为产母、温庭筠为保姆 青年期――五代――韦庄、李煜最为人所称道。 壮年期――北宋――柳永、苏轼各擎一面大旗弛骋词坛。 老年期――南宋――李清照、辛弃疾为落日增余辉。 三、作家简介: 后人是这样评价李后主的:“作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 李煜,南唐后主,他的一生是悲剧的一生。937年七月初七生,962年继位,好声色,不恤国政,975年宋兵攻克金陵,李煜投降,被送往汴京,虽封为“违命侯”,便实际上过着“日夕只以泪洗面”的软禁生活,978年七月初七,四十二岁生日,作《虞美人》一词,令歌伎演唱,此曲触怒宋太宗,不久,李煜便被毒死。这首《虞美人》也便成了李煜的绝笔之作。 同时他又是位多愁善感的词人,作为亡国之君,李后主确实没什么可说的,但作为一代词人,他却给我们留下了许多血泪写成的感人诗篇,《虞美人》就是其中之 四、朗读 1、朗读比赛(一男一女)比较好坏 2、朗读指导 ――入情入境的读,一定要把握整体的感情和局部的重音。 ①感情基调:低沉、凄凉,在声调上有曲折。 ②句子重音:何时、多少、又、不堪、应、只是、几多。这些词特别能表现诗人的内心痛苦的世界,所以要重读。 五、内容把握 1、要朗读得好,必定要把握全词的情感核心。文中哪个词概括了全文的感情? ――愁 2、大家说说李煜的愁在文中有哪些? ――亡国之恨、离家之痛、思家之苦。这层层叠叠的铺天盖地的“愁”接踵而至,真是“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3、“剪不断,理还乱”,无限忧愁,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能真切地感受到。那么,作者是怎么样来写“愁情”的? ―― 春花秋月是美好的事物,能直接表现愁情吗? 结尾的名句用了比喻,把抽象的感情写得很形象。 作者的发问也很有特色。先问天:“春花秋月何时了?”再问人:“往事知多少?”最后问自己:“问君能有几多愁?”可以说是,问天天不应,问人人不知,问己泪满面。层层叠加,曲折回旋。最后以“一江春水”作结,这哪是一江春水啊?简直就是一江愁水,一江苦水,使抒情达到了极至。 ①意境的创设上:虚实结合,情景交融 实写:物是(自然永恒)虚写:人非(人生无常) ②比喻“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作者将一腔愁绪化为有形的流水,无穷无尽,无边无际,丰盈而且沉重。这哪里是江水,分明是一滴滴负载着愁情的李煜的眼泪。这样的比喻,一江春水,就是一江愁水,一江苦水。比喻,使得抒发的感情兼有了无边无际的广度和深度。 ③对比。春花秋月与往事的对比 小楼东风与故国明月的对比 雕栏玉砌与已改朱颜的对比 真是“物是人非事事休”,“载不动许多愁” ④发问问天――问人――问自己,一唱三叹。问天天不应,问人人不知,问己泪满面。凄楚中,造成曲折回旋,流走自如的艺术结构。 六、披文入情,逐句赏析 1.“春花秋月”本是美好事物,且是不变的自然规律,作者为什么希望它结束呢?(亡国之君,内心痛苦;以乐景写哀情) 2.往事知多少――(作者会想起哪些往事呢?)(物质方面:锦衣玉食、后宫佳丽、等等,更可引导他们从精神层面上:欢乐、尊严、自由,甚至生存的安全感等等) 3.“小

文档评论(0)

juecheng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