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6 昆明的雨》江西省庄歆老师教学设计.docVIP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6 昆明的雨》江西省庄歆老师教学设计.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16.《昆明的雨》教学设计 教学重点 1.默读课文,积累鲜腴、方比、密匝匝等生字词,了解课文内容。 2.圈点批注文中有味道的语句,通过品味简洁平淡的语言,发现文章的妙处,体会汪曾祺散文“淡而有味”的特点 3.感受作者对昆明雨季、昆明生活深沉而热烈的喜爱、思念之情。教学难点 把握课文中叙写景、事、物、人的线索,体会汪曾祺散文“淡而有味”的特点教学过程一、导入 师:前段时间咱们南昌城的雨季,雨下起来总是连绵不断,没完没了,一下雨气压就低让人比较烦躁。但有一个地方,它的雨季是这样的: 它的雨季像是相当长的。但是并不使人厌烦。因为是下下停停、停停下下,不是连绵不断,下起来没完。并且并不使人气闷。反而让人很舒服。这是哪里?(昆明)生:昆明的雨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汪曾祺先生《昆明的雨》。 二、整体感知(感知昆明雨季的物、人、事) 1.默读课文 师:作者笔下《昆明的雨》写了哪些物、人、事? 昆明雨季的物——仙人掌、各类菌子、杨梅、缅桂花、昆明雨季的人——苗族女孩子、房东 昆明雨季的事——品尝各种菌子、苗族女孩卖杨梅、房东送我缅桂花、和友人在小酒店小酌 2.过渡:汪曾祺是江苏高邮人,曾就读于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我国当代作家、 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对汪老先生来说,昆明不是他的家乡,为何他会将昆明雨季的点点滴滴记录得那么让人回味无穷呢? 三、精读探究(昆明雨季的情趣) (一)淡而有味的文字 过渡:汪曾祺先生说过:我希望把散文写得平淡一点,自然一点,家常一点。文中通过对昆明雨季的各种人、事和物的描写,哪些句子可以体现这篇散文的平淡、自然和家常? 例句:平淡、自然、家常,体现在牛肝菌色如牛肝,滑,嫩,鲜,香,很好吃。很好吃这句话就像我们平常说话一样朴实自然,没有多余的修饰,娓娓道来,如话家常,好像在和老朋友对话一般平淡和自然。 课文中还有没有呢?找一找你读出来的句子告诉我们。 1.有一种菌子,中吃不中看,叫做干巴菌。乍一看那样子,真叫人怀疑:这种东西也能吃?!颜色深褐带绿,有点像一堆半干的牛粪或一个被踩破了的马蜂窝。里头还有许多草茎、松毛、乱七八糟!可是下点功夫,把草茎松毛择净,撕成蟹腿肉粗细的丝,和青辣椒同炒,入口便会使你张目结舌:这东西这么好吃?!还有一种菌子,中看不中吃,叫鸡油菌。都是一般大小,有一块银圆那样大的溜圆,颜色浅黄,恰似鸡油一样。这种菌子只能做菜时配色用,没甚味道。就像平常说话一样直白平和,流利自然,富有生活气息,让人感到很亲切。 2.昆明的杨梅很大,有一个乒乓球那样大,颜色黑红黑红的,叫做“火炭梅”。这个名字起得真好,真是像一球烧得炽红的火炭!一点都不酸!一点都不酸,像好朋友在一起对话,拉家常一样。 3.云南把这种花叫做缅桂花,可能最初这种花是从缅甸传入的,而花的香味又有点像桂花,其实这跟桂花实在没有什么关系。——不过话又说回来,别处叫它白兰、把儿兰,它和兰花也挨不上呀,也不过是因为它很香,香得像兰花。“其实这和桂花实在没有什么关系”,再加上后面这句“不过话又说回来”这种大白话,没有任何秀丽华彩之处。但却能让人从平淡自然中感受到一种恬淡悠然,的韵味。虽然平淡,却很有味道,这正是作者的语言特点。 (此处板书:淡而有味的文字) (二)淡而有趣的情味 过渡:作者所写昆明雨季的植物,都些很细小、很普通、很平常的物,为何要选择这么细小的东西来写呢? 生:小的东西更能体现出作者大大情韵,那是作者发自内心对昆明的喜爱。 过渡:法国雕塑家罗丹说过: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正是因为作者喜爱昆明这个不是自己家乡的地方,所以他会用带着发现美的眼睛去欣赏昆明点点滴滴细小的事。那么作者的眼睛里又看到什么点滴的人和事呢? 1.卖杨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戴一顶小花帽子,穿着扳尖的绣了满帮花的鞋,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不时吆唤一声:“卖杨梅——”,声音娇娇的。她们的声音使得昆明雨季的空气更加柔和了。(此处学生可以归纳的说出来)正因为他喜爱昆明,所以他才会细细地观察街边的小商贩,会仔细地描写出她的穿着以及娇娇的声音。只有喜爱、眷恋那座城市,才会用发现美的眼睛细细观察昆明的点点滴滴。甚至是小商贩,都变得如此动人起来。过渡:请同学带着感情读一读 2.缅桂盛开的时候,房东(是一个五十多岁的寡妇)就和她的一个养女,搭了梯子上去摘,每天要摘下来好些,拿到花市上去卖。她大概是怕房客们乱摘她的花,时常给各家送去一些。有时送来一个七寸盘子,里面摆得满满的缅桂花!带着雨珠的缅桂花使我的心软软的,不是怀人,不是思乡。 满满的缅桂花,房东送给房客,体现了昆明房东的热情好客,这里的人让作者喜爱。所以作者更加喜爱这座城市。话只说了一半,却更有余味。过渡:带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9****838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本人上传的公开课课件都基本上有配套的教学设计。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