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6
第15课《明清经济与文化》教学设计
北京市第九中学 罗宁城
一、设计思路
新课标要求:了解明清时期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的重要变化;通过了解明清封建专制发展,世界的变化对中国的影响,认识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第4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重点是要说明:明清是繁荣与危机并存,本课第15课讲明清的经济与文化一方面侧重于经济文化科技等出现新的变化,在归纳梳理新变化的基础上,利用唯物史观的方法对这些新变化的原因以及阻碍新变化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引导学生从历史材料中提炼信息、归纳观点、分析原因,从历史情境分析评价历史问题。另一方面利用时空的横向联系,乾隆盛世与欧美大事对比,思考明清时期的中国面临的挑战,以此在完成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唯物史观、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
二、学情分析
优势:高一学生已经学习了半学期的中国古代史,经常在电视上看到明清的历史剧,对明清的重大历史事件有所了解;有强烈的求知欲,对知识敢于质疑、善于思考,探究历史问题的热情较高。
劣势:对明清历史只是碎片化的,没有建立一个中国古代历史的知识结构,另外,对中外历史的联系也是割裂的,不容易理解18世纪中后期中西历史潮流。
三、教学目标
通过地图、文献史料的研读,了解明清经济领域的新变化,在明确史实的基础上,运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唯物史观,分析明清阻碍新经济发展的因素,对明清新经济因素的缓慢发展进行合理解释;
在了解明清思想的基础上,分析史料,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唯物史观,对思想界提倡自由和反对专制的倾向进行合理解释;
在了解明清文学艺术成就的基础上,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唯物史观,对明清市民文化的繁荣原因进行合理解释;
通过了解明清科技著作、历史典籍以及世界地图等,分析史料,对比中西方对外来思想和科技的态度,利用时空的横向联系,乾隆盛世与欧美大事对比,思考明清时期的中国面临的挑战,对中国逐步落后于世界潮流进行合理解释。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明清经济文化的新变化
难点:世界的变化对中国的影响,认识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
五、教学资源
图片、文字、微视频、PPT等
六、板书设计
明清时期
中国 西方
固守传统 走向近代
七、教学过程
【导入】第四单元课题展示,找出本单元的特点是繁荣与危机,危机是与当时的西方社会的发展相比较而言。
【设计意图】开宗明义,点明本课的主旨,激发学习兴趣,迅速融入课堂。
【环节一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1.材料:
明朝苏州一位叫谭晓的人,低价购买大量洼地,雇佣百名乡民劳动,低洼为池养鱼,池上筑舍养猪、鸡、鱼食其粪;四周垒高地按地质种果树、蔬菜,顺带捕捉鸟类和昆虫,此类副产品出卖后,收入是田地生产的三倍。 ——(明)李诩《戒庵老人漫笔》
教师设问:
这种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与以前有什么不同?材料体现了明清农业具有什么特点?材料中哪些关键词语能论证?
学生提取信息并回答:
(1)雇佣农民劳动说明有雇佣关系吗,可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2)农副产品出卖,说明农副产品商品化,商品经济繁荣。
2.图片:
清朝前期玉米、甘薯推广种植图
教师设问:
农作物有了什么新的发展?与世界历史有什么联系?
学生通过识读地图回答:
高产作物迅速推广,与新航路开辟有关。
3.材料:吴(苏州)民生齿(户口)最繁,恒产(固定资产)绝少,家杼(zhu4)轴(织布)而户纂组(编织)。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浮食奇民(不事耕作),朝不谋夕,得业则生,失业则死……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房罢而织工散者又数千人,此皆自食其力之良民也。 ——《明神宗实录》
教师设问:
手工业出现了什么新的现象?材料中哪些关键词语能论证?
学生提取信息并回答: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得业则生,失业则死”说明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4. 材料:新都(新安,即徽州),勤俭甲天下,故富亦甲天下。贾人娶妇数月,则出外或数十年,至有父子邂逅而不相认识者。大贾辄数十万,则有副手而助耳目者数人。其人皆铢两不私,故能以身得幸于大贾而无疑。他日计子母息,大羡,副者始分身而自为贾。故大贾非一人一手足之力也。他俗习懒习赚,有贾无副,则贾不行。其数奇贩折,宁终身漂泊死,羞归对乡人也。男子冠婚后,积岁家食者,则亲友笑之。妇女亦安其俗,而无陌头柳色之悔。
——《肇域志·江南十一·徽州府》
教师设问:
商业出现了什么新的现象?材料中哪些关键词语能论证?
学生提取信息并回答:
出现了商帮,长途贩运等现象,商业集资等经营方式,诚信等商业精神。
5.材料:黄崇德是16世纪一位典型徽商。最初他只是经营棉布、粮食等,后获得政府许可,转而从事利润更大的食盐贸易,积累了巨额财富,用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教学设计 (9).docx
- 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教学设计 (7).doc
- 第13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教学设计 (3).docx
- 第13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教学设计 (7).doc
- 第13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教学设计 (10).doc
- 第14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2020-2021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新教材教学设计.doc
- 第14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教学设计 (5).doc
- 第14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教学设计 (7).doc
- 第14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教学设计 (10).docx
- 第15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2020-2021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新教材教学设计.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