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卷】部编版2021-2022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测试卷(二)含答案与解析.docxVIP

【期中卷】部编版2021-2022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测试卷(二)含答案与解析.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部编版2021-2022学年上学期期中测试卷(二) 八年级历史 考试范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13课 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历史学家陈旭麓指出:1840年以来……在一片风雨之势中,来自异域的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 急速地渗入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欧风美雨”包含着凶暴的腥风血雨,也包含着润物无声的和风细 雨。与前者相比,后者没有留下那么多的伤痛和敌意,但风吹雨打之下,却浸泡了千家万户。对这段材料 理解最准确的是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后西方文明传入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列强的炮声惊醒了清王朝的美梦,中华民族的屈辱史和抗争史-中国近代史开始了。”其中“列强的炮声” 指的是 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这把大火腾空燃烧的时候,一个拥有黄河和长江滚滚波涛的民族......眼睁睁的看着这座万园之园化为 灰烬。”与这则材料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C.北伐战争 D.抗日战争 西方列强除了控制沿岸港口外,还控制了一些大的内河航道,他们维持着几支炮舰舰队,在从上海到重 庆1500里长的、横穿中国中心的长江中巡逻。上述材料所描写的景象最早开始于 A.鸦片战争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甲午中日战争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下图是新编《中国历史》第一单元的目录,根据内容判断其单元主题应是 ■—Mtc N ? 1* MM A.近代化的探索 B.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D.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历来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问题攸关历代政权的兴亡治乱和社会经济的繁荣更替。近代中国因未立 足现实,而将农民平均主义思想发展到最高峰,最终成为空想的是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 “耕者有其田”政策 D.《中国土地法大纲》 下图反映的措施起到的作用包括 京师同文馆学生跟洋教头学外语 ①培养了近代外交、军事和科技人才 ②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模式 ③传播了科学技术 ④传播了西方的民主思想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这场运动促使中国拥有了第一支战斗力极强的水军,许多满怀报国热情并且能力超群的人也开始创办 近代企业,培育出中国第一批优秀的产业工人。”据此可知这场运动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下图是近代两次列强侵华战争后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示意图,其变化反映了 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总数不断减少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列强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深入到中国腹地 清政府从“天朝上国”沦为“洋人的朝廷” 中日《马关条约》中,最有利于帝国主义列强对华经济扩张的条款是 A.开辟内河新航线 B.给予日本巨额赔款 C.增开新的通商口岸 D.允许日本投资办厂 反映的时代需求是 《化学指南》《化学阐原》《全体通考》《坤象究原》《星学发切》 《星辂指掌》《中西合历》《分化津梁》 《法国律例》《公法便览》《公法会通》《新加坡刑律》《中国古世公法论略》 《富国策》《万国公报》《各国史略》《英文举隅》 A.学习西方,变法图强 B.顺应潮流,实业救国 C.摆脱危机,民族独立 D.应运而生,民主共和 面对日益加深的民族危机,慈禧太后不顾--切地扼杀了一场旨在进行“现代化的尝试”。这场“现代化的 尝试” A.挽救了民族危亡 B.完成了反帝任务 C.实现了富国强兵 D.促进了思想解放 最能体现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工具 A.赔款9. 8亿 B.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反帝 C.划东交巷为使馆区 D.外务部为六部之首 清廷称其“战平发捻诸匪,厥功甚伟”,尤其称其在庚子事变中通过外交斡旋,力保清廷不灭的功绩。谭 嗣同称其“办洋务至精至当,惜晚节不终此人应是 A.林则徐 B.严复 C.李鸿章 D.康有为 1894年孙中山创建兴中会时指出:“夫以四百兆苍生之众,数万里土地之饶,固可发奋为雄,无敌于 天下。乃以庸奴误国,茶毒苍生,一蹶不兴,如斯之极。方今强邻环列,虎视鹰瞬……有心人不禁大声疾 呼,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以下对材料观点理解不正确的是 A.推翻清朝贵族统治 B.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C.以救国救民为己任 D.遭受列强侵略,民族危机严重 20世纪初,同盟会在内部开展宣传太平天国的活动,宣传洪秀全是革命派,又褒称太平天国诸领袖为“民 族英雄”、“老革命党”。这是因为 A.二者革命任务上的一致性 B.二者革命前途上的共同性 C.二者革命纲领上的共同性 D.二者革命主体上的一致性 朱春驹在《武汉起义杂忆》中

文档评论(0)

134****51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021233020001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