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四诊专题知识讲座;; 第一节: 问诊 意义及方法;二、问诊 方法:
1. 问诊应选择较平静适宜 环境进行, 以免受到干扰。尤其对部分病
因、病情不便告人 患者, 应单独问询, 方便其具体叙述病情。
2. 问诊时, 医生对病人 态度, 应既严厉认真, 又和蔼可亲, 细心询
问、耐心听取病人叙述病情。
3. 医生问询病情, 切忌使用病人听不懂 医学术语, 应该使用当地群
众通俗易懂 语言问话。
4. 医生在问诊时, 如发觉病人叙述病情不够清楚, 可对病人进行必需
、有目 地问询或作部分提醒, 但绝不可凭主观意愿去暗示套
问病人, 以避免所获病情资料片面或失真。;5. 医生在问诊时, 应重视病人主诉, 要善于围绕主诉内容, 深入问询。
6. 对危急病人应扼要地问询陪诊者病人发病 情况, 方便快速抢救病人, 待病情缓解后, 再进行具体问询, 书写完整病历。
7. 医生应遵照为病人保密 标准。; 第二节: 问诊 内容; 第三节: 问现在症;(三) 但热不寒: 里热证
病人只发烧, 不觉严寒, 或反恶热 , 称之。;(四) 寒热往来:恶寒与发热交替发作(界限清楚)
发无定时:少阳证
发有定时:疟疾,寒战与高热交替发作 ;(四) 寒热往来 : 恶寒与发烧交替发作(界限清楚), 邪正交争
于半表半里。
发无定时: 少阳证
发有定时: 疟疾, 寒战与高热交替发作, 发有定时, 每日
发作一次, 或二、三日发作一次, 并兼头痛猛烈、口渴、多
汗等症, 常见于疟疾。 ;二、问汗;1、自汗: 常常日间汗出不止, 活动后更甚。常见于气虚、阳虚证。
2、盗汗: 入睡后汗出, 醒后则汗止, 多见于阴虚内热证, 或气阴两虚证。
3、绝汗: 病情危重时, 出现大汗不止, 可致亡阴、亡阳, 又称脱汗。
亡阴之汗: 病情危重, 面色潮红, 高热烦渴, 汗出如油, 热而粘手, 脉细数。
亡阳之汗: 病情危重面色苍白, 身凉肢厥, 大汗淋漓, 汗稀而冷, 脉微欲绝。
4、战汗:
病势沉重时, 先见全身战栗抖动, 以后汗出——邪正相争, 病变发展 转折点。
汗出热退, 脉静身凉——邪去正复。
汗出身热不减, 烦躁不安, 脉来疾急——邪胜正衰之危候。 ;(二) 局部汗出 ;3、手足心汗: ;三、问疼痛;(二) 问疼痛 部位 ;2、胸痛: ;6、背痛: ;(三) 问疼痛 性质 ;四、问头身胸腹不适;(二)胸闷: 本症与心、肺等脏气机不畅有亲密关系。
(三)心悸: 多是心神或心脏病变 反应。
(四)肋胀: 胁胀多见于肝胆病变。
(五)脘痞: 脘痞是脾胃病变 反应。
(六)腹胀: 腹胀有虚实之分;
喜按属虚, 多因脾胃虚弱, 失于健运所致;
拒按属实, 多因食积胃肠, 或实热内结, 阻塞气机而引发。
(七)身重: 多与肺、脾二脏病变相关。
(八)麻木: 麻木多因气血亏虚, 或肝风内动, 或湿痰瘀血阻络所致。 ;五、问耳目;(二) 问目 ;六、问睡眠;七、问饮食口味;(二) 食欲与食量 ;八、问二便;(一) 大便 ;2、泄泻 ;虚证——脾肾;里急后重: 腹痛窘迫, 时时欲便, 肛门重坠, 便出不爽称之。多因湿热内阻, 肠道气滞
所致, 为痢疾主症之一。
完谷不化: 即大便中常常含有较多未消化 食物, 多见于脾胃虚寒或肾虚命门火衰所致
泄泻。
五更泄: 拂晓前腹痛作泄, 泄后则安, 形寒肢冷, 腰膝酸软者称之。多由肾虚命门火衰,
阴寒湿浊内积所致。
滑泻失禁: 指大便不能控制, 滑出不禁, 甚则便出而不自知, 称大便失禁, 又称滑泻。
多因脾肾虚衰, 肛门失约所致。
肛门气坠: 即肛门有下坠之感, 甚则脱肛, 常于劳累或排便后加重, 多属脾虚中气下陷。
见于久泻或久痢不愈患者。
溏结不调: 即大便时干时稀。多因肝郁脾虚, 肝脾不调而致。若大便先干后稀, 多属脾
胃虚弱。 ;(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