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
一、课程标准解读
标准:结合实例说明交通运输方式和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解读:运输方式的改变,使区域之间的联系速度加快,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实现时空的压缩;交通线和站点的变化改变区域之间的空间组织,进而促进新的区域间的合作的形成
二、教学目标
区域认知:能从空间--区域的观点分析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地理实践力:通过搜集照片、实地考察、采访调查等方法感受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交通方式的变革及我国东西交通发展状况的差异
综合思维:结合武汉城市发展的历史分析交通运输对武汉及全国性的经济带发展的影响人地协调观:通过分析交通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明确交通运输的重要性,领略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交通取得的伟大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学生分析
优势:学生已学习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已具备基本的地理学习方法。
劣势:学生对事物之间的关系缺乏系统归纳、学习,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教学环境
√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移动学习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其他
四、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
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以课外调查、思维拓展、问题引导为主线,采用了“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合作探究—总结生成,应用反馈”的教学方法
学习方法:学案导学法;合作探究法;案例分析法
五、教学流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
课
导
入
播放视频《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交通运输及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就》
学生观看、欣赏。感受随着时间变化交通及经济发展的变化,进而引入到本节课的主体中去。
通过观看视频导入新课,能够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通过改革开放40年取得成就的回顾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及爱国主义热情,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授
课
环
节
课外调查
创设情境
探究新知
出示课程标准要求,明确学习任务
一、“时空压缩器”----交通运输方式与布局
课前小任务:
内容: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交通方式的变革及我国东西交通发展状况的差异
方式方法:通过搜集照片、实地考察、采访调查等方法
展示要求:
1.制作PPT、演讲、报告、论文等形式
2.每小组推举一位中心发言人,要求声音洪亮、举止大方、人见人爱
【承转】交通运输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成为“时空压缩器”。长江水运便利被称为“黄金水道”从武汉顺长江可西上、东下、北溯、南达,所以武汉又有“九省通衢”的别称,那交通运输在武汉的发展过程中到底起到什么作用呢?请结合材料一完成导学案第1小题
“九省通衢地”-----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一)【“江城武汉”】
材料一:九省通衢,是武汉的别称。古代,从武汉循长江水道行进,可西上巴蜀,东下吴越,向北溯汉水而至豫陕,经洞庭湖南达湘桂,故有九省通衢之称
自主学习:
1.据图文资料描述明代武汉城区分布的特点及原因
【总结】明代武汉的人口、城市、商贸活动都是沿江布局李白在武汉留下了“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所以武汉又有“江城”之城,从武汉的兴起可以看出交通运输促进城市形成
【承转】进入民国武汉又迎来了另一个发展机遇同学们想知道是什么吗?那请结合材料二向自主探究然后小组探究完成2.3小题吧。
(二)【“桥都武汉”】
材料二:1900年,粤汉铁路开始修建,1918年,粤汉铁路武昌至长沙段通车。京汉铁路1906年4月1日全线竣工通车,全长1214公里。1957年10月15日,原京汉铁路与粤汉铁路合并成京广铁路。长江水运联通东西,京广铁路纵穿南北,北至北京,南抵广州,西去重庆,东达上海。东西水运干线和南北铁路干线使武汉的物资交流范围扩展到全国各地,成为新时代的华中重镇。
先自主探究然后小组合作探究:
2、民国时期,武汉的交通运输方式有何变化?对其城市发展有何影响?
3.此时期武汉的交通布局有什么不足之处?应如何改进?又会产生什么影响?
【总结】这位同学大笔一挥天堑变通途,截止2019年武汉共建造了11座长江大桥,所以武汉又有“桥都”的别称,从武汉的进一步发展可以看出交通运输的变化影响城市的布局和发展
【承转】
2005年伴随着第一条高速铁路的修建中国进入了高铁时代。因通过武汉的铁路遍布大半个中国因此武汉又有“高铁之心”的别称,那高铁又会为武汉带来哪些发展机遇呢?
(三)【“高铁武汉”】
材料四:武广客运专线为京广客运专线的南段,途经鄂、湘、粤三省,2009年正式运营。全长约1068.8公里。武广高铁的开通,使得武汉至广州间旅行时间由原来的约11小时缩短到3小时。传统经济圈的边界在高铁面前大大扩展,沿海经济发达地带向更深的腹地延伸。位于珠三角的富士康是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数学_指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教学课件设计.ppt
- 高中语文_喜看稻菽千重浪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语文_喜看稻菽千重浪教学课件设计.ppt
- 高中语文_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语文_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课件设计.ppt
- 高中美术_20世纪中国画的创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英语_The Return of the Champions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英语_The Return of the Champions教学课件设计.ppt
- 高中语文_《赤壁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语文_《赤壁赋》教学课件设计.ppt
- 高中地理_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教学课件设计.ppt
- 高中地理_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地理_区域农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综合实践活动_《调查报告成果汇报》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综合实践活动_《调查报告成果汇报》教学课件设计.ppt
- 高中物理_高三习题课验证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物理_高三习题课验证动量守恒定律教学课件设计.ppt
- 高中生物_特异性免疫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语文_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高中语文_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课件设计.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