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走近贝多芬- 命运的两端 命(关上一扇门) 运(打开一扇窗) 主要作品: 《月光曲》 《致爱丽丝》 G大調小步舞曲 《第三交响曲“英雄”》 《第五交响曲“命运”》 《第六交响曲“田园”》 《第七交响曲》 《第九交响曲“合唱”》等著名作品 5、作者是怎样评价贝多芬的一生的?(请从课文中找出原话) 评价:“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 怎样理解这句话? 在极其痛苦不幸的一生中,他始终在奋斗、在抗争,在寻求欢乐,并在自己的音乐领空中创造欢乐。在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对幸福、爱情的渴望与深情赞颂。虽然他自身的环境极为恶劣,他的作品却从不缺少对于不幸者有益的欢乐。 句子的含义: 人物形象: 人类平庸的战胜者, 自己命运的战胜者, 人生痛苦的战胜者。 面对生命的坎坷磨难,贝多芬没有因为命运的不公而失去人生的方向,而是奋起反抗;同时牢牢地把握住自己的音乐天分,并把她发挥到了极致,使音乐之花尽情绽放。于是,他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扼住命运咽喉的贝多芬,一个完全掌控自己人生方向的贝多芬,一个走上了历史巅峰的贝多芬,一个永垂不朽的贝多芬。 走入贝多芬-主题把握 挫折 态度 贝多芬 我 们 悲惨的童年 病痛的折磨 失恋的打击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 求学的艰难 他人的误解 情绪的低谷 积极面对, 自我宽慰, 满怀信心, 争取成功! ? 4、在他的身上,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四、拓展延伸,走进生活: 古今中外,还有哪些人像贝多芬那样敢于“扼住命运的咽喉”,也取得了成功? 积极面对自我宽慰满怀信心争取成功 贝多芬 作者:罗曼·罗兰 译者:傅雷 ·扼住命运的咽喉 耳聋,对平常人是一部分世界的死灭,对音乐家是整个世界的死灭。整个世界死灭了而贝多芬不曾死!并且他还重造那已经死灭的世界,重造音响的王国,不但为他自己,而且为着人类。这样一种超生和创造的力,只有自然界里那种无名的、原始的力,可以相比。 ——傅雷?? 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 ——罗曼·罗兰? 法国作家、思想家,人道主义者。法国当代最重要的作家,擅长写人物传记。 他出身一个中产家庭,从小身体虚弱,15岁时,随父母迁居巴黎,接受良好的教育。1899年,罗曼·罗兰毕业于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并从事文艺创作。 为让世人“呼吸英雄的气息”,写了《名人传》:《贝多芬传》、 《米开朗琪罗传》和 《托尔斯泰传》。 长篇小说杰作: 《约翰·克利斯朵夫》。 罗曼·罗兰: 傅雷(1908.4.7—1966.9.3) 文学翻译家 译者 傅雷:字怒安,号怒庵,翻译家,文艺评论家。20世纪60年代初,傅雷因在翻译巴尔扎克作品方面的卓越贡献,被法国巴尔扎克研究会吸收为会员。他的全部译作,现经家属编定编成《傅雷译文集》《傅雷家书》 傅雷生于中国江苏省南汇县傅家宅(今上海市南汇区航头镇王楼村五组),因出生时哭声洪亮,长辈们便以“雷”为名,以“怒安”为字。1912年时其父傅鹏飞因冤狱病故,由母亲抚养成人。 早年留学法国巴黎大学,学习艺术理论。开始受罗曼·罗兰影响,热爱音乐。回国任教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现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任校办公室主任,兼教美术史及法文,致 力于法国文学的翻译与介绍工作。1958年,在上海“反右补课”中,傅被上海市作协划为戴帽“右派分子”。陷入政治旋涡。1958年12月,留学波兰的长子傅聪驾机出逃英国。此后,傅雷闭门不出。1966年8月底,文革初期,傅雷遭到红卫兵抄家,受到连续四天三夜批斗,罚跪、戴高帽等各种形式的凌辱,被搜出所谓“反党罪证”(一面小镜子和一张褪色的蒋介石旧画报)。 1966年9月3日上午,女佣周菊娣发现傅雷夫妇已在江苏路284弄5号住所“疾风迅雨楼”双双自杀身亡,傅雷系吞服巨量毒药,在躺椅上自杀,享年58岁,夫人朱梅馥系在窗框上自缢而亡。傅雷夫妇死后,骨灰原被安葬于永安公墓,后归并到万国公墓,之后由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红卫兵的破坏后遗失。幸有一工人原为傅雷作品的爱好者,故私藏其骨灰盒,幸免遭毁。 傅雷在“译者序”中说:“疗治我青年时世纪病的是贝多芬,扶植我在人生中的战斗意志的是贝多芬,在我灵智的成长中给我大影响的是贝多芬。” 贝多芬的简介 贝多芬1770年12月16日生于莱茵河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