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九年级语文下册《社戏》知识点归纳
一、社戏简介
绍兴旧时农村,为了祈求平安而在社庙戏台上演的戏,又叫“平安戏”。当时乡村分为一个一个的“社”,每个社设有社庙,大都面河而筑,前面留出大片空地,对面临河筑一个永久性的戏台,台柱是用石头的,不会烂。台半个在岸上,半个在河上。
演社戏带有祭天地、敬鬼神的性质,目的是祈求全社太平、富足,所以是全社的人家捐款公演的。戏班是出钱请来的,大家都演绍剧,如“龙虎斗”(其中有一句唱词,就是阿Q常常哼的“我手执钢鞭将你打”)、“无常”等等。
演社戏的日期不固定。一般在丰收以后的农闲季节,一演就是好几天,至少一天一夜。各村的人往往今天在甲地看,明天到乙地看,过几天又到丙地看,亲朋好友互相邀请招待,非常热闹。看时可以在岸上用门板搭着台坐看,也可以在河中的船上看。戏台四近歇满了各种各样的饮食担。稍远一点,则有算命看相之类的测字摊。一些闲汉便临时凑桌赌博,输光了钱便去看戏。
二、罗汉豆解释
即蚕豆,又称胡头、佛豆、倭豆,绍兴人叫罗汉豆。在绍兴也有“蚕豆”的名称,但那是指豆荚比罗汉豆小得多的豌豆。
罗汉豆,在绍兴农村冬季作物中占极大比重,除小麦、油菜外,最多的就是罗汉豆,整亩整亩的种,也有同其他作物套种的。因为种的普遍,所以收获和吃食罗汉豆,在绍兴农家生活中成为一个重要的内容。农历立夏前后,过冬的罗汉豆成熟结实,这时带露摘下,剥开豆荚,取出绿宝石一般的豆粒,和水落锅,煮熟后略洒盐花,食之甘美无比,这叫吃鲜罗汉豆。因为鲜罗汉豆甘美异常,所以农家常用以赠送给居在城里的亲戚。
罗汉豆若是在枝上养老再摘下,便叫老罗汉豆。老罗汉豆去荚晒燥,可以盛罐贮藏,随时取用。一直吃到第二年鲜罗汉豆上市。老罗汉豆在乡间常炒成“炒罗汉豆”食用。在城里特别是咸亨酒店一类的小酒店里,则常用以制成“菜豆”、“茴香豆”、“兰花豆”等等,作为常年预备的“过酒坯”(下酒物)。
三、什么叫“弄潮的好手”?
在潮头搏浪嬉戏,叫弄潮。绍兴濒临钱塘江及其支流,涨潮时海水灌入,常在沿途激起堤坎一般的白花花的“潮头”。潮头呼啸奔腾,卷裹着大量鱼虾。海边农家子弟常在涨潮时,乘着潮头,兜捕“潮头鱼”,同时做出种种动作,以适应这种惊险的作业。弄潮是极其危险的,旧时为此丧生的事时有所闻,但那些弄潮的好手并不在乎,他们在弄潮时应付自如,如履平地,偶有意外,也能化险为夷。据传,当时绍兴有个弄潮尖子,能够背下游坐于潮头,由潮头推着上溯四五里,上岸时眉毛不湿,面无惧色。
相关推荐
七年级语文下册《社戏》知识点整理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归省xǐng惮dàn欺侮wǔ撺cuān掇duo凫fú水篙gāo橹lǔ撮cuō
棹zhào楫jí行háng辈点拨:注意多音字“省”“行”等字的读音。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这十多个少年,委实没有一个不会凫水的。委实:实在。
(2)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依稀:隐隐约约。
(3)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自失:(听得出神)忘了自己。
3.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
点拨:所填词语是表现开船的一系列动作的动词。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社戏》选自《呐喊》,体裁是短篇小说。
词语积累:P111注释1;P112注释3、6;P114注释2、4、5;P115注释1、6;P118注释2;P119注释2-4;P120
注释3-4.
1.重点段:P115第10-13段
(1)环境描写:具体描写的景物
(2)描写角度:听觉、嗅觉、触觉、视觉(具体景物)
(3)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但我确还以为船慢。(第11段)①
比喻、拟人;②写出了划船之快和“我”看戏心情的急切。
(4)“我”的心理变化:轻松-急切-陶醉
2.人物性格:双喜(聪明机灵、考虑周到、办事果断)、六一公公(善良淳朴、热情好客)
2016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
第1课俄国向何处去
⒈1917年3月(俄历2月),发生在____国的二月革命,推翻了_______________制度,结束了___________王朝三百多年的统治。
⒉二月革命后,俄国政局出现了________________和____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