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_ 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初中语文_ 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抓住典型事例和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优秀品质的写法。 2.品味质朴无华的语言背后包含的作者对母亲的思念、敬爱之情。 3.指导学生写作用真话写真事抒真情。 教学方法: 以导读、设疑、点拨、讨论、总结为主。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世界上有一个最动听的称谓,那便是母亲。当我们呼唤母亲的时候,脑海里一定浮现了一幅幅母亲为我们做饭、补衣的画面。不同的画面却洋溢着同样的母爱。开国十大元帅之首朱德也在母亲逝世之后用文字深情呼唤母亲,他一生戎马,经历无数战役.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建立不移功员力.受到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爱载,这样一位英雄背后是一位怎样母亲?跟随作者回忆,探寻母亲往事_ 检查预习 三、把握典型事例 初识母亲 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推荐代表回答: 终日忙碌,煮饭、种田、种菜、喂猪等——勤劳辛苦 给孩子做有滋味的饭食,亲手为孩子纺线织衣———聪明能干 周济亲戚———宽厚仁慈 四、 扣词品析 感怀母亲 《回忆我的母亲》文字朴实无华,没有激情澎湃、慷慨激昂的语言,也没有运用什么修辞手法,而是在平静的回忆中,蕴含真挚深沉的爱和怀念。跳读课文,用波浪线勾画出文中带有“还”字的句子。 明确:根据叙事主体的不同,将“还”字句分为三类: 一类:品析文中“还”字句直接刻画母亲形象 ①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因为身体高大结实,还能挑水挑光。②每天天还没亮,母亲就第一个起床。⑥母亲生我前一分钟还在灶上煮饭。 赏析:大家族中的杂活、累活、重活,母亲毫无怨言地一并承担,几个“还”字将母亲的勤劳辛苦和任劳任怨表露无遗。 ③一套衣服老大穿过了,老二老三接着穿还穿不烂。 赏析:佃农生活贫困艰苦,但母亲依旧能将一家老小衣食住行打理的还不错,凸显母亲的勤劳俭朴、聪明能干。 ④ 虽然自己不富裕,还周济比自己更穷的亲戚。 赏析:宽厚仁慈的母亲在待人接物上表现出来的朴素的阶级意识给幼小的作者启蒙。 ⑤我母亲对我这一举动,不但不反对,还给我许多慰勉。 赏析:最初节衣缩食东挪西借培养读书人是为了“支撑门户”,如今作者隐瞒家人,远走云南参加革命,母亲给我慰勉,支持革命,将亲手培养的知识分子贡献国家,足见其深明大义。 小结:每一个句子都是一个典型事例,一个生动画面。它不仅把母亲放到一个贫苦家庭中,更把母亲放到一个广阔的社会环境中去描写。 二类:品析文中“还”字句写“我”来丰满母亲形象 思考:作者由衷地感谢母亲对自己的养育之恩,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 讨论明确:从两个方面来写:一是感谢母亲“教给我与困难斗争的经验”,“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二是“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并“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母亲留给儿子的这些,确实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而作者也深深懂得其价值,写了自己的深切感受,从而对母亲发出由衷的感谢之情。 指导朗读课本14及15自然段。 三类:品析文中“还”字句写其他人深化母亲形象 引导学生总结其他人与母亲的共同特性,将对母亲的爱引向对人民、对革命事业的热爱与忠诚,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回报母恩 博爱天下 爱母亲,就要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党的事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只有这样,才能报答母亲的深恩,才算爱母亲。为此,作者下定决心“能做到”,坚定信念“一定能做到”。 齐读课本16自然段,体会作者宽广的胸怀、崇高的精神,把爱母亲的感情与爱党、爱人民、爱民族的感情紧紧地结合在一起。 联系自身 感恩母亲 请仿照课文14、15自然段,以“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开头,联系自身实际,抒发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交流随笔 布置作业 伴随音乐,邀请学生当堂分享自己的仿写作品,鼓励学生补充整理到周记本上完成作业。 八、板书设计 感激爱 感激 爱 勤劳俭朴 宽厚仁慈 任劳任怨 深明大义   《回忆我的母亲》学情分析 学生刚刚学习过鲁迅的《藤野先生》,对于回忆性散文中有关人物的描写方法及以典型事例表现人物品质的单元教学目标有了初步的理解,因此,本篇课文的教学应该沿着前者继续加强相关训练。 ? ?《回忆我的母亲》文风朴实,简明易懂,相较于《藤野先生》,此文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但在读懂的基础上,深入体会母亲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中,支持革命,敢于反抗压迫的精神品质。教师需要一步一步,由浅入深地引导,这也是本文在理解上的一个难点。此外,全文故事相对零散,在教学指导时,尤其要注意总结和概括,使学生对文章有一个较好的把握。 《回忆我的母亲》效果分析 一、抓中心句,直奔主题 为了更好地理解课文,让学生紧密联系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抓关键词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ehuan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505200300001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