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疲劳载荷与循环形变2018.ppt

  1. 1、本文档共7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滞后回线 * 应变疲劳试验 * 钢的循环应力—应变曲线 (a) 45钢(正火) (b) 40CrNiMo钢(调质,285-321HB) 材料对载荷—时间历程作用的应力—应变响应 * 多数金属材料的滞后环,可以用放大一倍的循环σ-ε曲线来近似描述。 * 5.4.1 尺寸的影响 5.4.2 表面加工状况的影响 5.4.3 应力集中的影响 5.4.4 载荷的影响 5.4.5 温度的影响 * 当试样尺寸增大时,材料的疲劳极限降低; 强度高的合金钢,其疲劳强度受尺寸的影响比强度低的钢大; 当应力分布不均匀性增加时,尺寸的影响也增大。 尺寸系数:当应力集中情况相同时,尺寸为d的零部件的疲劳极限与直径为d0的标准试样的疲劳极限之比值 * 表面加工系数 :某种表面加工状况的材料的疲劳极限 与光滑试样的疲劳极限的比值 在同一加工状态下,随着试样的强度极限增大,表面加工系数值降低。 * 国产钢材的表面加工系数 1-抛光 2-磨削 3-精车 4-粗车 5-锻造表面 * 国外钢材的表面加工系数 1-抛光 2-磨削 3-精车 4-粗车 5-轧制,未加工表面 6.淡水腐蚀表面 7-海水腐蚀表面 理论应力集中系数:在弹性变形范围内材料的局部峰值应力与名义应力的比值 对弯曲应力 对扭转应力 理论应力集中系数的大小,并不能作为由于存在局部峰值应力而使疲劳强度降低的评价标准。 * 在循环应力条件下,把实际衡量应力集中对疲劳强度影响的系数,称为有效应力集中系数 定义:当载荷条件和绝对尺寸相同时,循环应力下的有效应力集中系数,等于光滑试样与有应力集中试样的疲劳极限的比值 * 材料对应力集中的敏感系数 * * 对有应力集中的大尺寸零件来说,静强度高的材料的疲劳极限,往往小于静强度低的材料的疲劳极限。 (1)载荷类型的影响 研究材料的疲劳特性,常用旋转弯曲试验来获得基本数据,由于一般机械零部件常遇到的载荷包括拉、压、弯曲和扭转等,对于不同于弯曲的加载形式,可用载荷修正系数 来考虑。 (2)载荷频率的影响 对于高周疲劳来说,只有在腐蚀环境或高温条件下试验时,试验频率对试样的疲劳极限才有很大的影响。 对于一般机械来说,工作频率在10~200Hz范围内,多数材料的疲劳极限很少受频率的影响。因此,设计工作在室温下的机械时,频率的影响可以不予考虑。 (3)载荷变化的影响 * * 工作温度对疲劳极限有一定的影响。 对于钢制的机械零部件,当工作温度在200℃以下时,设计时可以不考虑温度的影响。 在低温条件下工作的零部件,其疲劳极限随着温度的降低而有所增加。但在常见温度-20℃~40℃范围内,疲劳极限的提高并不显著。 在高温下,金属材料一般没有真正的疲劳极限(铸铁除外),疲劳强度通常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软钢、铸铁除外)。 一些在室温环境下可以忽略的影响因素,在高温下的作用会变得十分显著。如加载速率、载荷波形等。 * * 1.试述疲劳破坏与静强度破坏的主要异同点。 2. 疲劳破坏主要分为几个阶段?对疲劳寿命的评价有何影响? 3.如何将随机载荷处理成适于工程计算和试验的载荷谱? 4.循环应力-应变曲线与静应力-应变曲线有何异同? 5.试述循环载荷下材料特性。 * 6.影响材料疲劳特性的因素有哪些?进行疲劳分析时如何考虑?提高疲劳强度可采取哪些主要措施? 7.试编写雨流计数法程序,处理以下的载荷谱。 * 2. 疲劳裂纹的扩展 第一个阶段:当疲劳裂纹核心一旦在零件表面滑移带或缺陷处形成后,立即沿着滑移带的主滑移面向金属内部伸展。此滑移面的取向大致与正应力呈45?角,所以,第一阶段裂纹总是沿着最大切应力方向的滑移面扩展。 第二阶段:裂纹在第一阶段扩展的深度很浅,大约只有零点几个毫米,其范围在2—5个晶粒之内。然后将改变方向,沿着与正应力相垂直的方向扩展。此时正应力对裂纹的扩展产生重大影响,这就是裂纹扩展的第二阶段。 * * 对于一般材料来说,尽管第一阶段裂纹扩展深度很浅,但它对疲劳寿命的贡献却随疲劳应力幅的不同而有很大的不同。对应力幅较高的,如低周疲劳,第一阶段扩展在疲劳总寿命中所占的比例较低,第二阶段扩展是主要的,疲劳寿命主要决定于第二阶段扩展。但对于比较低的应力幅,则光滑试样疲劳总寿命至少有90%以上是由第一阶段扩展所贡献。 * 3. 疲劳裂纹形成机理 “塑性钝化”模型。 在未加载荷时裂纹形态如图中(a)。 在加载段拉应力作用下,裂纹张开,裂纹前端两个小切口使滑移集中于与裂纹平面成45?角的滑移带上,二个滑移带互相垂直如(b)。 当拉应力达到最大值时,裂纹因变形,应力集中效应消失,裂纹前端滑移带变宽,裂纹前端钝化,呈半圆状,在此过程中产生新的表面并使裂纹向前扩展,如图中(c)。 转入卸载后半期,沿滑移带向相反方向滑移,如图中(d),裂纹前端相

文档评论(0)

你找对了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正版课件均可编辑 注意:其它人很多盗版P P T都是图片形式,买到请直接投诉退款!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