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乳腺疾病的诊治;目 要求;目 要求;一、乳腺解剖生理;淋巴回流;淋巴结引流;腋区淋巴结 三个平面
腋下组(胸小肌外侧): 乳腺外侧组、胸大小肌间组、中央组、肩胛下组、腋静脉组
腋中组(胸小肌后): 即胸小肌深面腋静脉淋巴结
腋上组(锁骨下组): 胸小肌内侧锁骨下静脉淋巴结;(二)生理:
乳腺发育受内分泌影响, 关键大脑、卵巢、垂体前叶、肾上腺。随年纪增加因雌激素作用发育。
月经来潮前乳腺增生, 经后7-8天后退化复原
妊娠前6个月, 乳腺增生显著, 分娩前分泌增加
哺乳期: 产后3-4天分泌乳汁, 哺乳9-10月, 退化复原
乳腺绝经期前乳腺开始萎缩, 腺体缩小, 但脂肪堆积, 乳管囊状扩张, 腺叶显著降低, 间质玻璃样变
老年期: 雌激素及黄体酮缺乏, 乳管纤维增多, 小乳管硬化、闭塞。; (一)体检: 视诊坐位, 扪诊卧位为宜, 宽衣充足暴露乳房和腋部
1、视诊: 形状、大小、对称、隆起或凹陷, 皮肤红肿、溃破、桔皮样改变, 乳头湿疹、内陷;2、扪诊: 检验者以掌面扪诊
次序: 外上(腋尾部)、外下、内下、内上。
健侧 ? 患侧
肿块: 部位、大小、硬度、边界、活动性
压痛
乳头溢液: 乳白、浆液、血性
腋窝淋巴结: 中央群、胸肌间、肩胛下、锁骨下、腋静脉组
锁骨上淋巴结;乳头溢液;“酒窝征”;“桔皮征”;(二)钼靶X线摄片: 应用40多年历史: 女性30-35岁以上, 确定或疑有乳腺肿块者, 常规行双乳轴位、侧斜位片
恶性肿瘤特征: (见钼靶片1、2、3、4)
高密度毛剌状不规则或结节或扫帚状, 星芒状影
大小不一, 密度不均, 砂粒状微钙化影, 颗粒50-150μm, 1cm2范围内≥5枚群集颗粒癌肿可能
本院资料41.5%(81/195)
皮肤增厚, 乳头回缩、乳房影变形;(三)乳腺B超, 多谱勒检验
高频B超探头: 检测0.5cm肿块
特征: 不规则, 边界不整齐, 内部非均质低回声, 后方声影
血流峰速25cm/s, RI(阻力指数)0.65;(四)乳腺空芯针活检(Core needle biopsy CNB): 11~14号带槽切割针肿块抽吸, 细针穿剌活检已淘汰
(五)麦默通((Mammotone)微创活检系统, B超定位, 正确诊疗并可切割小肿块
(六)乳腺纤维导管镜检验: 确定溢液性质导管是否肿瘤, 可活检和冲洗诊疗
(七)其她: 乳管造影、CT、MRI, 分泌物细胞学检验;(一)病因:
好发于哺乳期
乳汁淤积
细菌感染, 金葡菌为主;(二)临床:
红肿, 成熟后有波动
痛、局部压痛
患侧腋淋巴结肿大
并发症: 乳房后脓肿、乳瘘
依据上述表现局部压痛、波动、穿剌脓液, 诊疗不难, 但须与炎性乳癌判别;(三)诊疗:
早期: 停止哺乳, 乳头清洁, 吸乳器吸乳, 局部热敷、理疗, 外敷药, 抗菌素应用
形成脓肿: 全身抗菌素应用, 局部切开引流, 放射状, 对口引流, 乳晕部、乳房后脓肿作弧形切口
(四)预防:
预防乳头损伤, 乳头清洁, 预防乳汁淤积;命名繁多: 乳腺囊性病, 慢性乳腺囊性病, 乳腺增生病。WHO提出命名为乳腺结构不良症(Mammary dysolasia);(一)病因:
多见30-40岁, 卵巢功效紊乱, 黄体酮降低, 雌激素相对增多, 乳腺导管及腺上皮增生, 在经前期增生, 复旧不全;(二)临床表现
周期性乳房胀痛, 经前显著
周期性双侧乳房散在性结节性肿块或片状, 大小不一, 质韧
少数乳头溢液
(三)诊疗:
依据经典症状, 但须与乳腺癌判别;(四)诊疗
中药: 舒肝理气
激素:
三苯氧胺10 mg Bid, 经后服3周, 2-3周期。丹那唑(Danazol)即炔睾醇抑制卵巢功效, 降低促黄体素, 0.25 Bid, 2周期
碘剂
溴隐停(Bromocriptine), 抑制催乳素, 月经后5天至经前, 第1周1.25mg Bid, 第2周2.5mg Bid, 3-6月
40岁以上或乳腺癌高危者行活检或乳腺区段切除术;女性最多见 良性肿瘤
占75%
好发20-45岁;(一)病因: 雌激素刺激乳腺叶纤维细胞引发过分增殖形成, 病理上分: 管内型、管周型和混合型
(二)症状: 年轻妇女, 乳房出现单发肿块, 质韧、圆形或椭圆形, 表面光滑, 易移动肿块, 通常不痛, 肿块大小不随月经周期改变, 少数为多发;(三)诊疗:
手术诊疗, 切除肿瘤, 不宜药品诊疗标准
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河南省2019年对口升学网络选择和判断题.docx VIP
- 兴陇中学七年级语文期中复习《骆驼祥子》单选题.docx VIP
- 2025至2030年中国电站铸锻件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湖南选调真题及答案.docx VIP
- 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课件 PPT.pptx VIP
- 第4课 直面挫折 积极应对中职思想政治《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高教版基础模块).pdf VIP
- 广西书院文化研讨.pdf VIP
- 高考古代文化常识判断题(一).docx VIP
- 前十题单选,后十题多选,每题5分,满分100分。.docx VIP
- 12K101-1~4 通风机安装(2012年合订本).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