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考古教学大纲.docVIP

汉唐考古教学大纲.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汉唐考古》教学大纲 说明 (一)课程性质 《汉唐考古》是为历史学专业(文化遗产方向)本科学生开设的专业课程。 (二)教学目的 本课程通过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掌握汉唐考古学的基本知识,加深对历史考古学内容和方法论的理解,提高学生分析和运用考古材料研究历史的能力,加强对秦汉至隋唐时期历史的认识。 (三)教学内容 本课主要讲授中国汉唐考古学的发展脉络和特征,将秦以来的历史考古学内容进行融会贯通,阐明中国历史考古学的研究内容、价值及意义,以及中国考古学的发展规律。 (四)教学时数 每周三学时,共36学时。 (五)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以讲授为主,并利用多媒体进行演示,播放教学录像,组织课堂讨论和课外参观,配合学院的考古实习安排课程内容。 本文 第一章 概论 教学要点: 历史考古学的定义、内容、研究方法;汉唐考古的分期与分区。 教学时数: 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历史考古学的基本涵义(1学时) 历史考古学的定义、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目的。 第二节 汉唐考古的分期与分期(1学时) 汉唐考古的分期及依据;汉唐考古的分区。 第二章 秦汉考古 教学要点: 秦汉时期帝王陵墓的发展及特征;秦汉墓葬的随葬品的演变;秦汉时期的都城和其他建筑遗址;简牍文书。 教学时数: 10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绪论(1学时) 秦汉考古的断代与分期;文化分区 第二节 遗址的调查与发掘(2学时) 咸阳城、长安城、洛阳城等都城遗址;内地与边境地区的县邑遗址;聚落遗址;长城、障塞亭燧遗址及其他。 第三节 秦代墓葬(2学时) 秦始皇陵、秦代墓葬。 第四节 汉代墓葬(2学时) 两汉时期的帝陵与诸侯王、列侯陵墓;两汉时期墓葬的分类,葬具、葬俗和随葬品。 第五节 秦汉时期的器物(2学时) 秦汉时期的漆木器、陶瓷器、铜器、铁器、玉器、玻璃器和金银器;简牍、帛书;碑刻;货币;度量衡。 第六节 周边地区的考古发现与研究(1学时) 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的汉代遗存;新疆地区的汉代遗存;西南地区的汉代遗存;南越国的墓葬与遗址。 魏晋南北朝考古 教学要点: 中原、南方、东北、北方和新疆等不同地区的墓葬特征;瓷器与瓷窑的特征;佛教遗址及石窟寺。 教学时数: 1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中原地区(1学时) 城址与矿冶遗址;帝陵及其他墓葬。 第二节 南方地区(1学时) 城址;东晋、南朝陵墓及其他墓葬。 第三节 东北地区(1学时) 魏晋十六国墓葬;高句丽城址和墓葬遗址。 第四节 北方地区(2学时) 拓跋鲜卑遗迹;慕容鲜卑遗迹;北魏都城和其他城址;大夏和吐谷浑城址;平城墓葬;河西魏晋十六国、北朝墓葬。 第五节 新疆地区(1学时) 吐鲁番地区的城址和墓葬遗址;若羌和民丰附近的鄯善城址和墓葬遗址;库车附近的龟兹古城遗址。 第六节 瓷器与瓷窑遗址(2学时) 南方地区的瓷器与瓷窑遗址;北方地区的瓷器与瓷窑遗址。 第七节 铜镜、货币与度量衡(1学时) 铜镜、货币;度量衡。 第八节 佛教遗存(2学时) 石窟寺及其分区;中原地区的佛教遗存;北方地区的佛教遗存;南方地区的佛教遗存;新疆地区的佛教遗存。 第九节 中外文化交流的遗迹与遗物(1学时) 外来移民墓葬的发现;外来遗物的发现。 隋唐五代考古 教学要点: 隋唐五代的都城及其他城市遗址的特征;隋唐五代的帝王陵墓和其他墓葬;瓷器与瓷窑的发展、分区及其特征;佛教遗迹和遗物。 教学时数: 1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隋唐时期的城址(2学时) 城址的发现与分类;隋大兴唐长安城;隋唐洛阳城。 第二节 隋唐五代的陵墓(1学时) 隋、唐和五代的帝陵;墓葬。 第三节 渤海、南诏与吐蕃遗迹(1学时) 渤海遗迹;南诏遗迹;吐蕃遗迹。 第四节 瓷器与瓷窑遗址(2学时) 北方的瓷窑遗址及瓷器;南方地区的瓷窑遗址及瓷器。 第五节 隋唐五代时期的遗物(2学时) 唐三彩;唐代金银器皿;隋唐铜镜;唐代的丝织与印染;货币与度量衡。 第六节 佛教遗迹与遗物(2学时) 石窟寺;隋唐时期的寺院布局;其他佛教遗迹与遗物。 第七节 其他外来宗教的遗迹与遗物(1学时) 景教遗物;摩尼教遗迹;祆教遗物。 第八节 中外文化交流的遗迹与遗物(1学时) 外来

文档评论(0)

CUP200801312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北京教育部直属高校教师,具有十余年工作经验,长期从事教学、科研相关工作,熟悉高校教育教学规律,注重成果积累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