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故都的秋》重难点剖析
郁达夫《故都的秋》是一篇文质兼美、意蕴深沉的散文,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经典篇目。然而,每次听完老师们精心准备的公开课,我都有些失望。
老师带领学生去体会故都“清”“静”“悲凉”的特点,通过倾听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细数槐树叶底漏下来的日光、静对着喇叭花的蓝朵、脚踩槐树落蕊、细看扫帚丝纹等细节去体会其“清”与“静”;通过疏疏落落尖细且长的秋草、秋蝉衰弱的残声、灰沉沉的天色等意象去体会秋的“悲凉”。这看上去并没有问题,但是这些内容,老师不讲,学生也可以读懂。文本还有哪些耐人寻味的细节?文字的背后,还有哪些深沉的思想情感?老师没有讲出来,也没有引导学生去思索。那么这节课就事论事,浮于表面,教师失去了作为师者的指导意义。
著名的教育专家孙绍振先生曾经说道:“现在的中学语文教学为什么枯燥乏味?主要是因为语文教师难以讲出学生不知道的东西。课堂要有吸引力,在知识与分析层面上教师与学生应该有落差。对于文本,如果教师在和讲解上不能出新,如果教师在课堂上的分析都是学生在一般资料上就可以看到的,学生就不会信服你,课也不会上得生动。”复旦大学教育研究专家陈静静博士在分析学生陷入学习困境的时候讲到:“很多时间被浪费在已有知识的不断重复上,而真正核心的、有难度的、有挑战性的课题则往往没有时间进行充分的思考和解决。”对于《故都的秋》,怎样讲才是一节有意义的课?
为了真正读懂郁达夫笔下的秋意,我决定去图书室借一本郁达夫的书来读一读。在去图书馆的路上,我还在担心能不能一下子找到我要的书,可是等我站在书架前,那本《郁达夫精品文集》就立在眼前,与我对语。原来是天意注定我必须要与大师做一次心灵的相遇。断断续续读完这本书之后,对郁达夫的生活经历有了更清晰具体的认识之后,我认为本文的重点可以确定为以下三点:
01
读懂北方秋枣图
曾经,我也是咬文嚼字,绞尽脑汁,强行要给第秋枣图贴上“清”“静”“悲凉”的标签,如:因为作者关注了枣子的细微变化,说明他清闲、宁静;因为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起来了,所以萧瑟悲凉。直到我读到了郁达夫的散文《一个人在途上》,我才真正认识到:枣树是作者心中不可触摸的伤痛。原来,1926年前后,郁达夫寄居在北京,他的爱子龙儿五岁了,他曾经在秋天带着他去打枣,在孩子的欢笑中体会做父亲的幸福。不幸的是,不久这个可爱的孩子得了脑膜炎死去了。于是父亲的心被捅了一个永远不会愈合,永远鲜血淋漓的窟窿。
?那一段回忆会让每个读者落泪:
“院子有一架葡萄,两颗枣树,去年采取葡萄枣子的时候,他站在树下,兜起了大褂,仰头在看树上的我。
??? 我摘取一颗,丢入了他的大褂斗里,他的哄笑声,要继续到三五分钟,今年这两颗枣树结满了青青的枣子,风起的半夜里,老有熟极的枣子辞枝自落,女人和我,睡在床上,有时候且哭且谈,总要到更深人静,方能入睡。
??? 在这样的幽幽的谈话中间,最怕听的,就是滴答的坠枣之声。”
枣树记录了父子承欢的乐趣,也承载着痛失爱子的悲伤。“大悲无泪”呀!所以北方秋果这一段文字,从表面上看,是最云淡风轻的,然而,懂了作者的经历,你才会触摸到那无法言说的伤痛。
02
读懂郁达夫爱秋的原因
郁达夫,一个江南人,为什么爱秋天,尤其是爱北平之秋?在课堂上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一个学生作了这样的猜想:大概是因为北平的秋色与他的心境气质相和。他说得太好了!然而这个时候特别需要老师补充说明郁达夫的人生境况,让学生获得具体实在的认识:
《悲剧的出生》告诉我们,他三岁丧父,靠寡母维持生计,“只有孤儿寡母的人家,受邻居亲戚们的一点欺凌,是免不了的”,淡淡的诉说,说不尽他童年的伶仃孤苦。《沉沦》是自叙传式的小说,“他近来觉得孤冷得可怜”,凄楚的文字,道不尽他作为一个弱国子民在异邦的辛酸。回国以后,他的境遇也不如意:“我的来住杭州,本不是想上西湖来寻梦,更不是想弯强弩来射潮;不过妻杭州人也,雅擅杭音,父祖富春产也,歌哭于斯,落叶归根,人穷返里,故乡鱼米较廉,借债亦易,——今年可不敢说——屋租尤其便宜,铩羽归来,正好在此地偷安苟活,坐以待亡。(1934年《杭州》)”“在一处羁久了,精神上习惯,自然会生出许多霉烂的斑点来。更何况洋场米贵,狭巷人多,以我这一个穷汉,夹杂在三百六十万上海市民的中间,非但汽车,洋房,跳舞,美酒等文明的洪福享受不到,就连吸一口新鲜空气,也得走十几里路。移家的心愿,早就有了。(《移家琐记》)”
时运不齐,命途多舛。悲凉、凄清便成为了郁达夫生命的底色。秋天,才是可以让他安放灵魂的季节。正如文学评论家所说:“虽然映入郁达夫眼帘的秋色各有动人的神韵,但哪里的秋色都不及北平故都之秋更能与作家形成生命情绪上的默契与对应,凡是能与自己形成生命对应和无言交流的景观,在作家心中都是最令人心动神摇的风景,都足以成为作家生命的知己和至交。”
03? ?读懂论秋的文字
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考作文写作提升课堂:让思辨点亮议论.docx
- 高考作文写作提升课堂:学会用假设论证分析问题.docx
- 高三上学期数学周练13.docx
-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第七单元.docx
- 高考作文模拟导写:就业与择业.docx
- 高考作文写作提升课堂:如何扮靓作文的语言,让笔下绽放出美丽的花朵.docx
- 《修辞立其诚》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单元.docx
- 《沁园春•长沙》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 12《拿来主义》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第六单元.docx
- 高考热点作文素材:讲述好中国故事,为祖国争光,让北京冬奥会成为靓丽的中国名片.doc
- 15《我与地坛》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第七单元.docx
- 高考作文模拟题:袁枚《随园诗话》.docx
- 高考作文模拟导写: 高三月考作文解析及例文.docx
- 高考作文模拟导写:“橱窗人”.docx
- 高考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提升课堂:“筛选”需有方,“整合”要得法.docx
- 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提升课堂:析结构细比对明推断.docx
- 高考作文模拟写作:平衡与倾斜.docx
- 高考语文备考专题指导:论述类文本阅读解题方法指津——以2018—2021年全国卷为例.docx
- 高考语文文言文备考:积累有“的”解题有“方”.docx
- 高考语文文言文文学常识备考:研究真题明趋势,厚积强记提效能.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