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模拟写作:反转新闻.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作文模拟写作:“反转新闻” 文题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反转新闻”是当今时代出现的新现象。针对一条新闻,舆论都把矛头指向了某一方,可“剧情”突然发生逆转,舆论的态度也立刻随新闻“剧情”的逆转而转向,往往转换速度极快,让很多人猝不及防。当新闻的“剧情”越来越曲折复杂时,你会选择以什么态度来对待呢?说说你的看法,写一篇文章阐明你的观点。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②标题自拟。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写作指导 审题的关键在于分析“反转新闻”的成因与内涵,具体的写作角度有: 一、追求速度报道片面的新闻媒体。新媒体时代,对速度的过度追求,导致碎片化消息过早传播,一旦报道被证实与事实不符,往往就会产生反转。 二、不明真相急于站队的普通网民。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方便了信息传播的同时也增加了把关的难度。一些发布信息的网民本身对事件就没有足够了解,想当然地“看图说话”,许多人在针对新闻发表观点的过程中急于站队草率下结论、说话偏激等。 三、故意欺瞒吸引关注的当事人。有时一条新闻发生反转,往往在源头就并非真实。以 “女子救女童被狗咬伤”事件为例,当事人男友承认女友见义勇为确属编造,因为缺钱治病,为向各个媒体求助时引起关注,他擅自加上了女友救人的情节。 总之,面对反转或者反转后的再反转,媒体、政府、受众,都应以反思的态度来审视自己,三者良性互动,才能形成共识,实现共赢。 优秀立意 1.报道需有底线。 2.以事实为依据评论是非。 3.看问题客观公正。 范文展示 不断反转的新闻中,有多少真相? 颜祯阳 ①在网络媒体铺天盖地的时代,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接受、传播着各种各样的信息。而当信息复杂化、碎片化,“反转新闻”也随之出现,让人猝不及防。面对“反转新闻”,我认为,唯有旁观者不盲从,当局者不欺瞒,我们才能接触真相。 ②毋庸置疑,“反转新闻”的破坏力是相当大的。如深圳的“罗一笑事件”、央视微博发布的“济南市民哄抢菊花”、《新快报》记者陈永洲事件等,有人甚至盘点了2016年度“十大反转新闻”。这种“反转新闻”带来的心理落差很容易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可以说,“反转新闻”远比一般失实新闻的消极影响要更大。 ③不少新闻因为缺少调查出现反转,沦为大众的笑柄,破坏了公信力,影响极坏。比如最近一篇名为《罗一笑,你给我站住》的文章迅速占领很多人的朋友圈,转发文章就可以给患白血病的罗一笑捐一元。网友海量的转发,带来数10万人打赏,高达200万元的捐款。但很快消息反转,罗一笑的父亲、文章作者罗尔在深圳东莞拥有3套房产,根据“深圳发布”的最新信息,罗一笑3次住院自付总计只有36193.3元,3次平均自付费用占总治疗费用的17.72%。试想,如果网络自媒体能认真调查,小心取证,怎么能出现这样的反转?说到底还是新闻媒体人的严重失职,缺少对新闻的敬畏。 ④反观《南方周末》,其在三十而立之际,回首过往,一如初心,秉着对新闻负责、对民众负责的信念一直走到今天。不得不说,媒体的态度决定着新闻是否反转,待尘埃落定后传播,未尝不能成为民众依赖的信息渠道,用速度取巧,是不明智的选择。 ⑤此外,这类事件的发生不仅有媒体的责任,我们每一位公民都或多或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公众,尤其是一些具有影响力的网络“大V”应培养求证意识,面对有争议的新闻,在未确定真相之前,做到不盲目附和,不盲目扩散,不做假新闻的推手,更不要做“网络暴力”的施暴者。只有不成为噱头新闻的消费者,才能断掉新闻反转现象的源头! ⑥当然,任何新闻不可能老是反转,真相终究会大白。公众不要受新闻报道固定模式的影响而形成刻板印象,比如,不要一见到“扶老人”的新闻就认为是老人讹人。 写作思路 点评 1.层层深入,结构圆融。文章标题“不断反转的新闻中,有多少真相”,形象生动,既紧扣材料,又统领全文。 2.思考深刻,语言灵动。文章切合题意,思考深刻,灵活运用演绎说理、假设说理等多种方法,体现作者的独立思考;语言富有意蕴,处处体现作者丰厚的积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4****3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