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快乐的泼水节》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快乐的泼水节》
教材分析:
《快乐的泼水节》是一首表现傣族传统节日——泼水节的歌曲。旋律采用傣族民歌的典型音调,用了傣族民歌常用的“1、3、5”和弦的分解进行。歌曲欢快跳跃,表现了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热闹场面。歌曲为单段体,每乐句四小节,呈方整结构,曲调富有傣族音乐特点。教学时应注意区分附点节奏×·× ?××和××??×·×,正确掌握歌曲中泼水节上泼水忙”及结束句“泼个希望送给你和他”的节奏。
歌曲为单乐段结构,每乐句四小节,呈方整结构。第一、二乐句节奏完全相同,第四乐句的节奏与第一乐句相似,但第三乐句的节奏与其他不同,主要是第一小节××??×·×和×·× ?××的不同。这首歌曲的速度标记为“中速欢快地”,因此不可处理太快,大约为每分钟72-78拍。在节奏方面××与×·×的交替使用可能会形成教唱时的难点,需予以注意。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快乐的泼水节》是具有傣族风格的歌曲,并能用甜美的声音完整的演唱歌曲。
2、能力目标:能够完整的视唱歌谱;学会几个傣族的舞蹈动作,并能随音乐进行表演。通过歌曲演唱,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想象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其团结协作的精神。
3、情感目标:感受傣族歌曲的特点,激发学生继续学习傣族音乐的特点。了解少数民族的节日活动,激发起学生进一步了解的愿望,探索傣家人民生活习性的兴趣,以及对音乐的亲近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受泼水节的气氛,能富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难点:区分×·×?××和××??×·×,唱好结束句“哎啰”两字,起于第二拍的后半拍,准确把握结束句“泼个希望送给你和他”的节奏。
教学准备:
钢琴、“泼水节”影音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1、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仔细听,一起看这是哪里?
教师用葫芦丝独奏《月光下的凤尾竹》
2、师:音乐仿佛把你带到了什么地方?引导学生回答,音乐有什么特点?(柔美)
师:听着音乐,我们似乎看到那郁郁葱葱的凤尾竹林,别具一格的傣家竹楼撒落在竹林间,在融融的月光下,竹林中隐隐飘出的阵阵轻柔温婉葫芦丝声,那种感觉很美!
2、介绍泼水节:
师:那么,傣族最隆重的节日是什么?关于泼水节有很多美丽、动人的传说。现在泼水节的习俗已经成为人们相互祝福的形式,在傣族人看来,水是圣洁、美好、光明的象征,人们不管相识与否,无论男女老少,欢笑声响成一片,场面十分壮观,气氛十分热烈。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新的歌曲《快乐的泼水节》。
二、新歌教学:
(一)初听范唱,感受歌曲速度、情绪。(要求:安静地听)
师:欢快的节奏唱出了傣族的人们在泼水节里的喜悦,兴奋,愉快,那么在歌曲中哪些歌词能体现人们的快乐心情呢?请你找出来。
师:这么热闹的泼水节,老师也被感染了,让我们一起来唱,我们先来视唱歌谱。
(二)、学唱歌谱:
= 1 \* GB3 ①放歌曲第一段录音,学生边听边看歌曲中有没有相同或相近的乐句。
师:你能从聆听歌曲中找出哪些乐句旋律相同或相似吗?同学们找的非常准确,是歌曲的第一、二乐句。
= 2 \* GB3 ②分析前两句的异同并用师生接唱法练习。(课件出示相似乐句)
(二)、填词演唱:
1、敲起铓锣打起鼓打起鼓,愉快歌声传天涯传天涯。泼水节上泼水忙泼水忙,泼个希望送给你送给他。
= 3 \* GB3 ③生跟琴齐唱第一段词。
师:请同学们跟着老师的琴声来演唱一遍。
= 4 \* GB3 ④生跟伴奏齐唱第一段词。
师:下面跟着歌曲伴奏唱一下第一段歌词。
2、学习第二乐段:
孔雀开屏迎宾客迎宾客,愉快歌声传天涯传天涯。泼水节上泼水忙泼水忙,泼个希望送给你送给他。
= 1 \* GB3 ①听歌曲第二段范唱。(让我们再来听一下歌曲的第二段和结束句,同学们可以轻声跟唱。)
B、在歌曲的最后一句多次出现了休止符,你知道休止符出现的地方要做什么呢?(停顿)停顿的时候我们可以干什么呢?(换气)你能唱一唱吗?
= 3 \* GB3 ③完整随伴奏唱第二段。
4、完整唱全曲。接下来请同学们带上快乐的心情,跟老师的琴声完整演唱《快乐的泼水节》。
5、介绍铓锣与象脚鼓。
歌曲当中,出现了两种乐器,你能找出来吗?(铓锣和象脚鼓);
教师: 铓锣是傣族、佤族、壮族等民族常用的打击乐器,流传于云南、广西等地区,用特制的响铜制成,锣面边低心高,演奏时左手提锣,右手击奏,音色浑厚洪亮。
教师: 象脚鼓因形状像象脚而得名,流传于云南的傣族。鼓身为木质,上端较粗,鼓面蒙羊皮,下端略细,像喇叭状,演奏时双手击鼓面,边舞边击。
2、傣族的吉祥物——孔雀。
6、教师弹琴,学生完整的演唱歌曲。
三、表现歌曲:
师:我们除了用歌声表现歌曲以外,还可以用什么方式来表现?
1、加衬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小学英语_Thisdogcanhelphim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小学校本课程_拥抱夏的热情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小学数学_解决问题(数数策略)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小学数学_解决问题(数数策略)教学课件设计.ppt
- 小学语文_影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小学语文_影子教学课件设计.ppt
- 小学音乐_可爱的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小学数学_9加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小学校本课程_远离火灾保平安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小学校本课程_远离火灾保平安教学课件设计.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