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中语文_【课堂实录】边界望乡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高中语文_【课堂实录】边界望乡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边界望乡》教案 教学目标: 1.理清本文的写作思路,把握文章的思想情感 2.体会诗歌的意象与诗人的联想之间的关系 3.分析诗歌的艺术手法,赏析诗歌的魔幻的语言 教学重点:解读课文,通过分析理解意象感知诗歌内涵的方法。 教学难点:乡愁 的丰富性、独特性。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文学中有一个永恒的主题,它如夜空中的明星一样闪耀着久远而长新的光辉,它如敲击在人们心头的鼓点一样震颤着人们的心灵,它就是乡愁。从古到今有多少漂泊在外或远离祖国母亲的游子在千年不衰地吟咏着它,当我们抬头共望同一轮明月时,我想他们的心情是“怎一个愁字了得”!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台湾诗人洛夫的《边界望乡》,共同体味一下他的愁思。 二、朗诵全诗,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诵读,请学生说说初读本诗的感受。 此诗为诗人1979年访问香港时所作,当时诗人赴台已整整30年,当他应邀访港,从望远镜中隐约望见故国山河时,诗人的心情异常激动,“昔我往矣”,风华正茂,“今我来思”,两鬓飞霜。诗人的心境当然是很沉痛的。 2、个别诵读 3、感知诗歌内容 《边界望乡》是台湾诗人洛夫1979年访港时写的一首怀乡抒情诗,贯穿全诗的是诗人惆怅的故国情怀,令国人特别是海外游子黯然神伤。 三、分析意象 1、找出诗歌中诗人表达乡愁的三个意象是什么?(杜鹃、白鹭、鹧鸪) 2、我们学过的古典诗歌中与这些意象有关的诗句分别有哪些?体会这些意象蕴涵的情感。 3、在这首诗中诗人借这些意象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学生讨论回答,师总结: ①杜鹃 在古典诗歌中多用来表示凄婉哀怨的情调。诗人这里用这个具有传统文化意蕴的咯血的杜鹃的意象,表达了自己不能回归故乡的哀怨悲苦之情。(联想:杜鹃—杜鹃鸟—杜鹃啼血) ②白鹭在古典诗歌中多用来表现对安静、平和生活的向往。诗人在这里借白鹭来表明自己自由飞到故国的渴望。而“又猛然折了回来”写出了诗人亲吻故国土地无望的黯然神伤的感情。 ③鹧鸪 其声凄厉悲惨,似云“行不得也哥哥”。诗人用“以火发音”发出“冒烟的啼声”的鹧鸪使自己“双目尽赤,血脉贲张”,抒发了自己回望故国时的急剧沸腾、摧肝裂肺、肝肠寸断的情感。 通过这三个意象,诗作将历史与现实交叉在一起,既抒发了诗人的乡愁情绪,又增加了这种情怀的历史纵深感。 四、?细读全诗,赏析诗句: ?1、挑选自己印象深刻 的精彩诗句,对其意象、情感、表达效果进行点评 2、对于理解有困难 的句子做记号,进行思考,分组讨论 3、小组推选代表发言,全班共同讨论 理解困难句子: ①望远镜中扩大数十倍的乡愁/乱如风中的散发 无形的“乡愁”以有形的望远镜来“扩大”,写出了乡愁之广之深,而“乱如风中的散发”则写出了乡愁纷乱,不绝如缕,极大地冲击了人的视觉感受。 ②一座远山迎面飞来/把我撞成了/严重的内伤 以“心跳”的距离写自己“近乡情更怯”的心理,“远山”把我“撞成”“内伤”,显示自己那种无法用语言描述的沉重悲苦之情。 ③病了病了/病得像山坡上那丛凋残的杜鹃/只剩下唯一的一朵/蹲在那块“禁止越界”的告示牌后面/咯血…… 诗人即景设喻,把自己比成一朵在“禁止越界”的告示牌后面咯血的凋残的杜鹃花,诗人是以一个具体的“咯血”的动作来表达自己心中的伤痛,伤痛的根源就在于“禁止越界”,历史的、人为的原因隔开了自己和故土,能望见,却不能走近,不能踏进,这给内心带来的哀怨悲苦就犹如咯血一般。 ④而这时,鹧鸪以火发音/那冒烟的啼声/一句句/穿透异地三月的春寒/我被烧得双目尽赤,血脉贲张/你却竖起外衣的领子,回头问我/冷,还是/不冷? 对比,感觉上的隔膜更加重了诗人的悲苦。 ⑤故国的泥土,伸手可及/但我抓回来的仍是一掌冷雾 主观的愿望与现实的存在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刻画出诗人内心的愁绪 4、总结艺术手法 一是反衬。望乡时,作者由“心跳加速”到“撞成内伤”,从“手掌生汗”“伸手可及”故国乡土,到“抓回一掌冷雾”,形象地显示出诗人由看到故国时的激动、喜悦到最后偿愿无望的沉痛悲苦,以喜衬悲,更显其悲。 二是联想。在诗的第三节,作者由杜鹃联想到杜鹃鸟再到杜鹃啼血的典故,三次联想飞跃,使意象叠合,蕴味无穷。 三是想象。作者由望乡进而想象自己听到故国乡音,看到故国景色,伸手触及故国土地,最后由想象回到现实的偿愿无望,浸透了诗人浓浓的乡思。 五、拓展阅读 《边界望乡》与余光中的《乡愁》和席慕蓉的《乡愁》同是表达思乡之情的,但三首诗在主题的表达、意象的选用、艺术手法等方面有什么不同之处? 学生讨论,推举代表发言. 席慕蓉将这份乡愁用简短的七行三节诗进行概括:第一节写乡音的清新缭绕,笛声“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试想一年四季又有几个晚上没有月光啊,这就隐隐喻出游子无时无刻不在怀恋故乡。第二节写乡情的怅惘,对故乡的怀念渐渐遥远,时间的推移摇落了故乡的轮廓,仅剩一种模糊不清的怅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ehuan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505200300001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