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复习修订版本.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1. 食品加工:将食品原料或半成品进行物理、化学或生物技术处理,改变其形状和性质制成新的产品,并 获得附加值. 2. 食品工艺学:根据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原则,研究食品的原辅料、半成品和产品的加工过程和方法的 应用科学。 3. 食品的变质:外观、质构、风味、营养素、安全性和美感的下降。 4. 引起变质的原因:(1)微生物引起食品腐败变质(2)物理化学变化 在温度、O、HO、光作用下,发生2 2 脂肪氧化酸败、色素氧化、维生素氧化、淀粉老化、蛋白质变性.(3)生物化学变化酶促反应- 多酚氧 化酶诱发酶促褐变,氧化还原酶、 脂肪酶、蛋白酶引起食品变质。 5. 食品保藏途径:微生物控制技术: 高温杀菌、冷冻、干制、腌制、气调、烟熏 辐射、化学保藏。 6. 栅栏技术(HT): 联合使用多种阻碍微生物生长的因子(高温或低温处理、降低水分、降低pH 值、 降低氧化还原势、添加防腐剂等)共同防腐作用,以阻止腐败菌和致病菌的生长繁殖。 7. 罐藏:食品密闭在容器中经高温处理将绝大部分微生物杀死,同时防止外界微生物再次污染,使得食品 能够在室温条件下长期贮存的保藏方法.罐藏的工艺流程:排气→密封→杀菌→冷却. 8. 商业灭菌:将罐头内的病原菌、产毒菌及腐败菌杀死,允许残留极微量微生物或芽孢。在常温下一定的保 质期内,罐头内食品不发生腐败变质,这种加热处理方法称为商业灭菌。 9. 按pH值分类的罐头食品中常见的腐败菌 酸度 pH值 食品种类 常见 热力杀菌要 腐败菌 求 低酸性 〉 5.0 虾、蟹、贝类、禽、牛肉、猪 嗜热菌、嗜温厌高温杀菌10 肉、火腿、羊肉、蘑菇、青豆氧菌、嗜温兼性 5~121℃ 厌氧菌 中酸性 4.6~5.0 蔬菜肉类混合制品、汤类、面 条、无花果 酸性 3.7~4.6 荔枝、龙眼、樱桃、苹果、枇 非芽孢耐酸菌、沸水杀菌 杷、草莓、番茄酱、各类果汁 耐酸芽孢菌 或〈100℃ 巴氏杀菌 高酸性 〈3。7 菠萝、杏、葡萄、柠檬、果酱、酵母菌、 果冻、酸泡菜、柠檬汁等 霉菌 1. 罐头排气的作用: 1。防止需氧菌和霉菌的生长繁殖 2.有利食品色、香、味的保存 3.防止或减轻罐头内壁的腐蚀 4.防止罐头在高温杀菌时容器变形和损坏 5。有助于“打检” 鉴别罐头真空度 2. 排气方法:热力排气:(1)热装灌排气:保证装罐时食品的温度达85℃(2)排气箱加热排气:排气箱温度 90~95℃ ,5~20m in罐头中心温度达80 ℃。 3. 影响微生物耐热性的因素: 1.罐头食品杀菌前被污染的情况:(1)微生物的种类 (2)微生物的数量 2.食品的酸度 (pH值):微生物在pH值中性范围耐热性最强 杀菌温度和时间:低酸性食品〉高酸性食品 3.食品成分的影响 -- -- 4.罐头的杀菌温度 4. 影响罐头传热的因素:罐头的冷点位置:固态食品属传导传热,在罐头的几何中心液态食品属对流传热, 在罐头中心轴上离罐底1/4~1/3处。半固态食品罐头的冷点位置介于二者之间. 5. 罐头杀菌式:表示杀菌操作的工艺要求 t1— 2- 3 升温-恒温—降温(min) (—- ---———-,Pa)( —----———-—--———-——--—-— ,反压力) T 杀菌温度 制定杀菌工艺条件原则:既杀灭微生物,又最大限度保持食品原有品质 6. 对数减菌时间D值:在一定杀菌温度下,微生物数量减少1个对数循环所需的时间或微生物数量减少9 0%所需要的时间。 7. D=t/ (l

文档评论(0)

137****82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