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唐宋或更早以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现在“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解说“武事”或解说“经籍”者,又称“讲课老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解说者;尔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建立了,主要辅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单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清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
第1页/共6页
不论是“博士”“讲课老师”,仍是“教授”“助
教”,其今天教师应拥有的基本观点都拥有
了。滁州西涧教案
教学目的:
1.体味诗的意境之美
2.诗意的多解性
3.理解作者寄寓于诗中的情感及人生哲理
4.诗人的形象
教学重点
品味语言,体味意境。
背诵诗歌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在诗歌中寄予的感情。
“师”之观点,大概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
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
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
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
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
称,隐喻年长且学问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
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纪的限
第2页/共6页
制,老小皆可合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自然不是今天意义
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
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
一定是知识的流传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
知识,更重于流传知识。教学过程:
导语:山水诗是中国古代诗歌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滁州西涧》就
是山水诗中的名篇,也是韦应物七言诗中少有的佳作。诗作不单描
绘了美丽的自然之景,也寄望了诗人的情感,阐发了人生哲理。
一、文学知识:
1.山水诗:山水诗,是指描绘山水景色的诗。产生于魏晋时期,兴
盛于唐朝。诗人经过描绘山水,表达思想情感,寄望政治理想,阐
发人生哲理。
2.韦应物:唐代诗人,因做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
二、读:语速,语调,节奏
三、释题,背景
诗人时任滁州刺史。诗人眼见唐朝政治日渐腐败,想要改革又无力
回天。因此,常有归隐之心。
四、赏析
1.独:单独。表现了作者怎样怎样的心绪?
——无人相伴,只能单独一人彷徨在西涧边上,表现了作者孤单彷
徨的心绪。
2.怜:垂怜,珍爱。幽草:幽深的草丛。这是从哪个角度写的光景?
第3页/共6页
——视觉角度。草丛幽深,色彩清丽。静景。
3.深树:树阴深处。这句诗告诉们,除了幽草之外,西涧边还有哪
些事物?
——这句诗告诉我们,西涧边上不单有幽深的草丛,更有高大茂盛
的树木。
4.第二句是从哪个角度描绘的光景?
——是从听觉的角度写的光景,是动景。黄鹂隐藏于茂盛的树阴中,
只闻其声,不见其形。
5.诗的前两句描述了一幅怎样的图画?流露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这两句诗一写静,一写动,一个从视觉的角度描述了清丽的色
彩,一个从听觉角度摹了清脆的鸟鸣,两句诗相辅相成,相映成趣,
流露了诗人恬淡的胸怀。
6.春潮:春季因冰雪融化或降雨而产生的江河水位上升的现象。按
道理,应是有了春雨,才有春潮,应当是“雨带春潮”,可诗人却
说“春潮带雨”,这是为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利处?
——这是诗人的主观感觉。春潮是如此的急速,忧如春雨都是由它
裹挟而来。这样写就形象地表现了春潮的速度与力量。
7.这句诗中的“晚”字点出了作者独游西涧的时间,另一方面也增
强了西涧环境的清静感。
8.野:野外,郊野。渡:渡口。自:自在,任意。横:成横状,横
着。最后这句诗描述了一幅怎样的绘图?
——最后这一句诗,用“野”“无人”,写出了一片荒芜之意。系
第4页/共6页
在岸边的渡船上也没有人影,一个“自”字描述出渡船在春潮春雨中自在横斜的情景,有一种自然的美感。诗中最重要的一个字就“自”字,舟“自”横,幽草又何尝不是“自”生,黄鹂鸟又何尝不是“自”鸣,春水又何尝不是“自”来?诗歌尤其诗的最后两句,为我们创造了一个清清静寂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恬淡自适(如那叶任意横斜的小船)的意趣。
9.意境:境,就是环境,意,就是情感。诗人经过描绘环境(光景),来表达一种思想情感,这种带有浓烈的诗人主观思想情感的“境”,就叫“意境”。“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读了这首诗,我们的心头是不是涌起了阵阵凉意?国为它为我们创造了一种苍凉的
意境,表达诗人的凄凉、孤单、寂寞之感;“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抗战烽火的中流砥柱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pptx VIP
- 八年级的数学上册的13章测试卷试题.doc VIP
- 2025年直播电商KOC内容创新与用户需求研究.docx
- 2025年高考数学全国新课标Ⅱ卷试卷评析及备考策略(课件).pptx VIP
- 2021年恒大集团领导客史记录总表.xlsx VIP
- 6.2共筑生命家园(议题式教学课件)道德与法治统编版九年级上册.pptx VIP
- 中国知识介绍PPT课件.pptx VIP
- 《约束带的使用》ppt课件.pptx VIP
- 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卷(全解全析)(福建专用).docx VIP
- 《胃食管反流病》课件.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