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陈情表》课标分析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歌、散文作品……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涵,并给予恰当的评价。”“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
本文是一篇以情动人,以情感人的文章。全文虽不足500字,却成为千古传颂的抒情佳作。文章叙述了自己幼年的不幸遭遇,家中的孤苦情况和祖母对自己的辛勤抚养,真挚地表达了祖孙二人相依为命的感情,详尽委婉地说明了自己屡次辞谢晋朝征召的原因,既表达了对晋朝皇帝的感激之情,又申述了终养祖母以尽孝道的决心。
情真、情深是文章感人至深、催人泪下的根本原因。所以,这篇文章非常适合朗读和作为情感教育的素材对学生进行人文熏陶和感染。而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学生对于文言文缺乏学习兴趣,感觉枯燥乏味,读起来拗口难以理解。这节课试图研究的问题是:1、怎样让学生把握文言文学习的方法及习惯;2、如何寻找一个突破口使学生更易于接受文本并深入体味情感主旨。
《陈情表》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陈情表》是鲁人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第三册第一单元“至爱亲情”话题的第一篇,属于古代抒情散文,由晋初散文家李密写成。苏轼曾说过:“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可见它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它文质兼美,利于学生在反复诵读中积累常用文言词语和相关文化知识,体会作者的真情实感,在讨论质疑中培养探究能力。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反复诵读,积累文言知识点,积淀文言语感,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能力目标: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加强合作探究,体悟主旨,增强思辨能力。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体会当时李密的处境和祖孙间真挚深厚的感情,正确认识“孝”,继承中华传统美德。
两个教学重、难点:
1.学习重点:掌握课文中通假字,活用词,古今异义词,掌握重要实词、虚词及多义词,积累文言词句知识。
2.学习难点:本文的主要特点是以情动人,重点分析作者是怎样逐层深入地叙事陈情,达到愿乞终养的目的的。
三、学法分析
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以学案导学式学习为主,结合多媒体课件展示,让学生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相结合的形式完成本课的学习过程。
《陈情表》学情分析
本文是一篇古代抒情性散文。文言文在高中语文学习中是很重要的模块,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载体。面对高一的学生,需要培养其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
这篇《陈情表》正是在情感教育方面带有范式性的作品。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接触过古文,高一经过必修一、二的学习,在疏通文意上有一定的优势,在字面理解上不存在太大的难题。但对于一些疑难语句的理解,他们则是很少进行细致的学习,认知程度还停留在表层,因而教学中在个别语言分析方面存在一定的难度。高一学生缺乏自主调动知识积累和综合运用各种知识的意识,教学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困难,教师要在及时引导上做好心理准备。另外,文章在翻译时,个别字句也是难点。
?
《陈情表》课堂教学设计
一、课堂导入
自古忠孝难两全,尽忠就得征战沙场,马革裹尸,尽孝就应父母在不远行。岳母为儿子刺字“精忠报国”,实际上就是要求儿子以国家为重。老母在家无依无靠,自己又要保家卫国,这就使岳飞体会出了“忠孝不能两全”的痛苦。同样经受心灵煎熬的还有晋代的李密,让我们一起透过这篇《陈情表》来看看他在为国尽忠和对亲人尽孝方面又将何去何从。
二、初读体味
学生朗读课文,注意断句,体会语言特色,初步把握作者感情。
三、再读固基
根据示例,梳理归纳文中重要的文言现象。
第一段示例:
1、重点实词、虚词
(1)以:臣以险衅(介词,因为)
(2)夙:夙遭闵凶(早时, 这里指年幼的时候)
(3)见:慈父见背(表动作偏指一方,作人称代词使用,指我)
(4)夺:舅夺母志(改变)
(5)鲜:终鲜兄弟 (本指少,这里是没有)
(6)祚:门衰祚(zuò)薄(福分)
(7)吊: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安慰)
(8)婴:而刘夙婴疾病(缠绕)
2、通假字
(1)夙遭闵凶(通“悯”,可忧患的事)
(2)零丁孤苦(通“伶仃”,孤独的样子)
(3)常在床蓐(通“褥”,草席子)
3、古今异义
(1)九岁不行 (古:不能走路;今:不可以,不中用)
(2)孤苦零丁,至于成立(至于:古:直到……,到了……;今: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另提一事)(成立:古:成人自立;今:(组织,机构)正式建立)
4、词类活用
(1)夙遭闵凶:形容词作名词,忧患、不幸的事
(2)臣少多疾病:名词作动词,生病
5、特殊句式
而刘夙婴疾病:被动句
小组合作,梳理其他段落文言知识点
(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训练基地信息化系统维保项目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doc
-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5课《 走近科学家》第2课时 他们离我们并不遥远 教学课件.pptx VIP
- 黄浦区卢湾中学能源审计报告.pdf VIP
- HDJH30-120J型架桥机说明书.doc
- 5.2用圆设计图案(表格式)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docx VIP
- 航空集装器知识 .pdf VIP
- SHT-3012-2011 石油化工金属管道布置设计规范.pdf VIP
- AI赋能教育的思考与应用 教师培训课件.pptx VIP
- sfz jd2015数据库数据真实性鉴定.pdf VIP
- 公司中层领导人员任职回避和公务回避管理实施细则.docx VIP
文档评论(0)